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國內半導體重大突破 7納米時代已不遠 支持投資5700億元

        國內半導體重大突破 7納米時代已不遠 支持投資5700億元

        作者:火器控視頻 時間:2019-05-08 來源:搜狐 收藏

        在今年的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工作座談會上,公布了去年我國在集成電路產業的銷售業績已經攀升到6532億元,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體量。其中工藝級別發展到具備世界先進設計水平的級別,而14納米級的工藝即將投入量產,但與國外同期來說仍有兩代差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5/400309.htm

        既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涵蓋了材料學、物理學、化學、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計算機系統、微電子、數學等系統的理工技術。同時也是資金和創意密集型產業,一臺光刻機需要1億美元,打一層光掩膜需要1萬美元,而通常一個芯片30需要層以上;芯片設計、電路設計至少需要10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才能滿足針對不同市場、不同客戶。相比較臺積電和韓國三星在應用技術展開的激烈競爭。

        中芯國際從28納米走到14納米FinFET技術是極為不容易的。中芯國際身為國內生產制造的領頭羊,因為人才原因,使得自身的技術工藝停滯了近4年,被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海思半導體反超。去年引進了尖端人才,來自三星、臺積電的前研發高層梁孟松先生后,取得重大的突破。這次讓國內半導體生產工藝技術跨上一個新臺階的14納米FinFET是極其重要的。

        全球能夠實際量產FinFET架構技術的半導體企業巨頭如英特爾、臺積電、三星,都是憑借該技術架構繼續延續摩爾定律的壽命。哪怕是再往前突破進入級別,仍然離不開該技術。當前國際、國內的半導體市場前景十分看好,2017年韓國三星和美國蘋果都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半導體采購商,其中三星和蘋果在電子芯片采購方面的花費都在38-43億美元不等。從2017年開始我國的資金和政策開始雙投入支持半導體行業。

        通過對國內晶圓廠的統計顯示,目前在建廠區已有15座,合計投資高達5700億元,預計在2020年左右投產。當今社會的移動終端如手機、電腦的升級換代加速,也極大刺激了半導體芯片的需求。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到退下,中國的半導體科研工藝技術加速發展,勢在必行。在整個行業的管理上,資金、設備、技術和智力的高度集中,導致內部的協調管理要求精細化程度非常高。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個細微的錯誤,都能夠導致數以千萬計的人力和研發成本付諸東流。所以中國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的發展追趕之路依舊是漫長的,需要我們長期的巨額投入和腳踏實地的去積累經驗。



        關鍵詞: 半導體 7納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郁南县| 阳曲县| 什邡市| 桃源县| 沁水县| 观塘区| 寿宁县| 铜鼓县| 灵台县| 容城县| 七台河市| 乐平市| 从化市| 连平县| 河北省| 出国| 锡林郭勒盟| 巩留县| 墨竹工卡县| 拉萨市| 洛隆县| 临邑县| 萍乡市| 阿尔山市| 穆棱市| 资阳市| 汤原县| 蒲城县| 井冈山市| 黔南| 永城市| 班玛县| 铁岭县| 亚东县| 洛浦县| 梅河口市| 绥江县| 宁夏| 广宁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