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半導體產業的應對策略
當今時節正值冬天,不單單是季節性的冬天,而是在整個的半導體產業都感覺到碰到一個挑戰,國內國外的形勢變化快速,短時間就有新的情況出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在大背景下半導體產業又有什么發展趨勢,我們又有怎樣的應對策略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840.htm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
回顧歷史,半導體產業歷史悠久,具體大概有幾個階段:
(1)第一階段:處于體制內研發階段,自力更生
50年代到80年代在一個基本封閉式的環境下實自主研發、自力更生。
(2)第二階段:國家主導大規模重點項目,引進技術、團隊
90年代,中國國內市場開始跟逐步開放,跟國外接軌,開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國有體制下研發,至此有了兩大國家級工程,908工程、909工程。
(3)第三階段:海外風險投資支持,涌現出一批有活力的民營企業。
2000年至2014年,這個階段是一個市場全面開放的階段,合資工廠和外資工廠頻頻出現,各種設計研發型公司、創業公司開始回歸內地,此階段下,許多新興民營公司開始興起。半導體產業2000年以前幾乎沒有民營企業,2000年以后民營開始興起。幾年之內,大概國內有了500、600家的設計公司。
(4)第四階段:政府引導與民間資本支持并舉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晶圓代工廠、存儲器等重點項目開工,大基金與相關產頁基金組成航空母艦集群,帶動民間資本,海外并購,至2014年,市場已有了上千家的設計公司,部分企業已經發展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與此同時國家出臺了集成電路發展綱要、成立領導小組。國家引導和民間資本并存,在政府的引導與民營資本參與下,后期的市場化運作有了大跨度的發展。
國內外半導體產業趨勢
從國外的趨勢講,美國收購窗口的基本關閉,歐洲市場也比原來難做了。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在貿易戰當中突然感受到了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國外巨頭加速整合,中國對外收購窗口基本關閉,短期面臨貿易摩擦,芯片戰略高度凸顯,成為國際競爭重要因素
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投資者出現觀望情緒,投資市場出現估值泡沫,樁樁件件凸顯了”凜冬之際”我們將要面對的挑戰和形勢。
新形勢下產業投資策略
面對目前局勢下的艱難與挑戰,半導體行業需堅持開放,共贏合作。從國外形式來說,美國的反全球化,封閉式早已不遂人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更加開放,邁向全球化,開放更多市場,把“單贏”變為“共贏”。與此同時需加強全球產業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格局進而探索合作共贏的多種模式。
目前中國有沒有完整的,發展非常好的產業鏈,所以只要有市場需求很快就可以產業化,
投資專業化作用也會隨之加強。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現今創業者們要回歸支持產業發展的初心,不要盲目追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