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高通與大唐成立合資公司獲批 回顧那些“在華代理人”鬧劇

        高通與大唐成立合資公司獲批 回顧那些“在華代理人”鬧劇

        作者: 時間:2018-05-08 來源:華強電子網 收藏
        編者按:高通與聯芯合資建公司致力于手機的低端芯片,受到沖擊最大的莫過于紫光展訊。

          去年5月26日,電信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聯芯科技將與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瓴盛科技的業務將聚焦低端手機芯片市場。在這則消息傳出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在其微信上做出評論:“合資定位竟然是低端,這是引狼入室打亂仗。目標恐怕不是聯發科而是展訊。國字號資本不應該干這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571.htm


        高通與大唐成立合資公司獲批 回顧那些“在華代理人”鬧劇


          而近日,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電信的子公司聯芯科技組建合資公司的事情已經被批準了。


        高通與大唐成立合資公司獲批 回顧那些“在華代理人”鬧劇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消息發出時,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就在朋友圈做出了尖銳的評論: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聯芯與合資成立瓴盛科技主攻低端手機芯片的現實看,本次合資極有可能使瓴盛科技成為高通的代理人。

          眾所周知,高通的主營業務主要為芯片業務和專利授權業務。其中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一度非常霸道,比如廣為人知的“專利反授權”和“高通稅”,而這也是發改委對高通開出巨額罰金的原因之一。高通過去之所以如此霸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具有較高含金量的通信專利。

          而本次聯芯與高通成立瓴盛科技,主攻低端手機芯片,基本上就只涉及高通芯片業務中的低端手機芯片部分。換言之,瓴盛科技很難獲得高通的通信專利,更不可能形成通信技術的研發能力,去爭奪通信標準制定的話語權。

          從高通自身利益考慮,由于美國政府限制,以及從之前AMD、IBM、VIA合資或合資的實踐上看,瓴盛科技是很難從高通手中獲得國內公司所沒有的技術,而且很難形成自己的設計能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高通 大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通城县| 万全县| 利川市| 尚志市| 财经| 临沧市| 东宁县| 大足县| 崇礼县| 积石山| 富裕县| 方山县| 北辰区| 临西县| 清新县| 连城县| 武夷山市| 慈溪市| 苏尼特左旗| 横峰县| 雷州市| 阿拉善左旗| 山阴县| 乌苏市| 鄢陵县| 阿荣旗| 梧州市| 封丘县| 台北市| 平原县| 芒康县| 青岛市| 璧山县| 酉阳| 成安县| 利辛县| 绥宁县| 红原县| 萨嘎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