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波折不斷迷霧重重 高通拿什么再創輝煌?

        波折不斷迷霧重重 高通拿什么再創輝煌?

        作者: 時間:2017-06-23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收藏
        編者按:隨著訴訟影響的不斷擴大和結果的不確定性逐漸顯現,將會對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和未來的營收帶來巨大的挑戰,就如同當年反壟斷調查只是,國內廠商停繳專利授權費一樣如出一轍。

          在過去的2017年上半年里,可以說是流年不利,諸事不宜。官司纏身,業務下滑。在經歷了種種波折以后,的營收能否反彈,未來的發展情況又將如何?又如何解決正在面臨的法律糾紛和銷售增長明顯放緩的問題!請看我們一一解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0887.htm

          止不住的下滑——的營收在哪里

          有時候下滑就意味著落后,而這種趨勢往往是止不住的。高通最近的財報似乎正在預示著這樣一種苗頭。

          2017年1月26日,高通公布了截至9月25日的2017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為6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58億美元,同比增長4%;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凈利潤為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15億美元,同比下滑54%;合攤薄后每股利潤為0.46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利潤0.99美元,同比下滑54%。

          而到了2017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高通2017財年二季度總營收為5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5.5億美元下降10%,較第一季度有所擴大;歸屬于高通的凈利為7.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6億美元下降36%,較上一季度有了明顯的縮小。高通還表示二季度財報的營收中扣除了與黑莓仲裁案相關的9.7億美元支出,約合每股0.48美元。

          如果說兩個季度無法充分反映高通的營收趨勢的話,我們可以枚舉出更多的營收數據。高通2015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營收分別為58億、55億、58億、56億、60.44億、62億美元,而凈利潤分別為12億、11億、15億、12億、14.44億、16億美元。

          縱觀以上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2017年第一財季之前,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高通都是處在上升期的,但是從2017年第一財季開始,營收和利潤就還是走下坡路。

          為什么高通會出現營收和利潤下滑呢?歸根究底還是出在高通的目標市場——智能手機上。


        智能手機的雙刃劍——拿得起放不下

          對于高通來說,營收和凈利潤下滑的因素有很多,但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從最初的功能機往智能手機的轉變,到現在的智能手機之間的升級換代,可以說不少地區的市場增長潛力已經大不如前。這導致了芯片廠商在營收、凈利潤上下滑不少。而高通作為主要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業務模式比較單一,尤其以來智能手機市場,這一情況尤其明顯。

          單純的高通財報數據并不能顯示什么,有對比才有傷害,接下來我們看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的銷售情況。

          市場調研和分析公司TrendForce的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高達12.92億部,同比增長10.3%。2016年,分析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超過14.7億部,其中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

          對比2015年,2016年雖然總體智能手機整體銷售還保持增長的勢頭,但是總銷量排名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廠商的崛起是最大的看點,三星和蘋果相較2015年,市場份額都有所下滑,三星上一年占比22.3%,蘋果則為16.1%。而分列三到五名的中國手機廠商,都同比增長。

          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崛起對于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高通并非如此。華為、OPPO和vivo這三家廠商,華為主要采用自家的海思芯片,在2017年之前,OPPO和vivo也多采用聯發科的芯片,即便是2017年,這兩家廠商更多的使用高通的芯片,但是也并非是高通曉龍的旗艦級芯片。可以說,國內智能手機的崛起,對于高通的芯片的銷售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芯片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由于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芯片廠商對自家產品的不斷優化。如今性能相當的處理器在體驗上的差距已經相當少。除了玩大型游戲等極少數場景能感受到旗艦處理器、入門處理器的差距之外,在大部分的使用場景下一款性能不差,功能齊全的處理器已經足夠我們使用。所以如今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注重整臺手機的體驗,而不只是處理器的性能。

          可以說,智能手機市場對于高通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很極大的推動高通芯片和專利授權業務的發展,但是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成熟,又會反過來制約高通旗艦芯片的銷量。

          專利“罩門”被破,高通一身武功被廢?

          如果說芯片銷售對于高通來說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話。那么專利授權對于高通來說才是“罩門”所在。



          以2016財年,高通全年的營收情況為例。

          2016財年GAAP數據顯示,高通全年實現營收236億美元。其中高通CDMA技術集團(QCT)芯片出貨量8.42億片,實現營收154.09億美元,占比65.3%;高通技術授權部門(QTL)實現營收76.64億美元,占比32.5%。授權費占據了高通總營收的大約三分之一,貢獻了大部分營業利潤。

          但是作為高通的主要營業利潤來源之一,高通的授權模式和授權費卻在近年來廣受挑戰。

          先是,在2015年,高通受到了我國發改委的反壟斷調查,并且吃下了10億美元的罰單,除了罰款之外,具體的專利捆綁授權細節,授權收費比例細則都需要一定的整改,并據此重新與國內100多家廠商簽署了與國家發改委決定意見一致的專利許可協議。

          2017年,高通在授權費方面也是屢屢被割肉。2017年4月12日,根據仲裁機構的初步仲裁決定,高通需退還黑莓8.149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含利息和律師費)。使得黑莓從高通身上割下了一塊肉。這也是高通第二財季營收出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于此同時,高通與蘋果的專利糾紛硝煙不斷。早在今年1月,蘋果就起訴了高通。當時,蘋果指控稱,由于該公司幫助韓國監管機構調查高通,因此,該芯片制造商以此為借口,非法扣除了本應向蘋果退還的10億美元專利費用。

          蘋果此次主要針對高通的芯片授權模式,指控高通要求客戶在購買其芯片之前簽署專利許可協議,即業內著稱的“沒有授權就沒有芯片”的法則。據了解,蘋果的專利費預計占據高通總營收的12%,前者及其代工商拒絕支付專利費可能會為高通今年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隨著訴訟影響的不斷擴大和結果的不確定性逐漸顯現,將會對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和未來的營收帶來巨大的挑戰,就如同當年反壟斷調查只是,國內廠商停繳專利授權費一樣如出一轍。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高通 恩智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满城县| 山西省| 贡嘎县| 耒阳市| 邯郸市| 集安市| 河池市| 甘谷县| 牙克石市| 方城县| 钟祥市| 广州市| 湖南省| 威远县| 玉树县| 邯郸县| 汾阳市| 大厂| 秦安县| 柘城县| 翼城县| 五家渠市| 郁南县| 海盐县| 清原| 炎陵县| 秦皇岛市| 安化县| 大同县| 邵东县| 科技| 鹿邑县| 乌兰浩特市| 大余县| 泽库县| 嘉义市| 无极县| 乌审旗| 伊春市|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