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半導體商界八大熱門人物都做了什么?
2016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當中,國內半導體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也造就了不少風云人物,而這些人對于產業進步、企業并購、資本運作,以及公司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2148.htm在這些人當中,有的風光無限,曝光率極高,是媒體的寵兒,有的則隱藏在幕后,忽隱忽現,但卻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有人在2016處于順境之中,一路高歌猛進,被媒體所頌揚,有的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不小成績,但在2016卻遇到了大麻煩和大挑戰;有人在產業宏觀層面發揮主導作用,有的則帶領一家企業在順境或逆境當中勇往直前。
以上這些情形當中,無論是身處何種情景當中的人物,都在各自層面為產業發展貢獻著力量。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2016年半導體商界的八大熱門人物,看他們是如何在半導體大潮當中破浪的。
1、趙偉國
上榜理由:背靠中國市場,欲以資本橫掃半導體寰宇
看點:關于紫光,關于趙偉國,媒體已經狂轟濫炸一年多了,對于這位媒體的寵兒,這里就不再贅述其歷史了。
兩周前,趙偉國獲得了“影響中國”2016年度企業家稱號,而組委會對其評價是:趙偉國董事長在接掌紫光集團近7年里,憑借敏銳的時代嗅覺和敢于出手的自信與魄力,使集團迅速崛起,成為國際化的中國高科技企業。
近兩年,趙偉國更是掀起了并購與發展的浪潮,開疆拓土,斬獲頗豐。他帶領集團肩負起推動中國高新科技產業發展、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責任與使命,努力前進,致力于成為國際科技巨頭的“平衡者”!

在接受采訪時,趙偉國表示:“一個企業的成長,需要在資源和戰略上都有縱深。我們國家為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縱深和資源支持,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所在。然而機遇往往與困難并存,中國的科技產業基礎薄弱,而且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對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采取圍追堵截式的阻擊。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國際化發展,實際遇到的阻力是超越任何一個其他行業的。如果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比作一場馬拉松,那么每一個一百米,我們都要用沖刺的速度全力去跑!”
以上組委會對其評價,以及趙偉國所說的,正是紫光及其個人,甚至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真實寫照。
2、朱一明
上榜理由:帶領兆易創新A股上市,謀劃存儲業務并購
看點:2000年初,朱一明在美國硅谷做研發工作,2004年,與朋友的一個車庫里開啟了創業之旅,主攻存儲芯片。


2005年,在硅谷實戰多年的朱一明帶著他在存儲芯片設計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實力回國創業,在啟迪之星成立公司并同時獲得了啟迪之星投資。
今年8月18日,由朱一明一手創建的兆易創新在上交所A股上市交易,首日狂漲43.98%。
目前,兆易創新正在籌劃重大重組事項,公司股票停牌。重組主要項目是并購美國DRAM廠商ISSI(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ISSI于去年7月被武岳峰資本收購),還涉及與合肥長鑫合作。
兆易今年發展得順風順水,朱一明及其合伙人正在朝著締造中國“三星”這一宏偉目標穩步前進著。
3、張帆
上榜理由:帶領匯頂科技A股上市,國產指紋芯片龍頭盡顯
看點:最近兩年,指紋識別應用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成就了匯頂科技(Goodix),同時也成就了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帆。

從年初在MWC推出全球第一款活體指紋檢測芯片,到10月17日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再到連續20個漲停板,市值在11月初超過了匯頂重要投資方——臺灣最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技(最高時市值761億人民幣),成為了2016年指紋識別芯片市場的當紅明星。
張帆其人十分低調,前幾年,在接收采訪時,連照片都不愿意登出。然而,在他的帶領下,匯頂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額達20億,利潤6億。
張帆表示,我不太會看短期的波動,一個季度甚至一年的波動,我都覺得是相對短期。比如我們去年利潤實際是比前年少的,因為當我們發現機會的時候,研發投入會加大。我不會太在意短期的財務曲線是否好看。股東也知道我們這種高科技產業不會去看短期的報表的。因為科技公司不會為了短期利益放棄長期利益。我們會與股東溝通這種基本理念。
手機市場高度集中,一個重要案子沒有拿到,市場份額就會有變化,就會影響短業績。未來,我們不可能不犯錯誤,也不可能不打敗仗,但是從長期來講,我們有堅定的信心。
4、劉強
上榜理由:帶領君正步步為營,收購北京豪威,低調而霸氣
看點:劉強在2005年創立了北京君正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當時,君正是國內教育電子、電子書領域市場份額最大的CPU芯片供應商,也是PMP(便攜多媒體播放器)領域國內最大的兩家主控芯片供應商之一。
劉強現任北京君正董事長、總經理,君正時代執行董事、總經理,領導研發了嵌入式XBurst CPU。

創立之初,君正并不被看好,當時,劉強把公司的目標設定為研制國產CPU并實現產業化。那時,方舟、漢芯、北大眾志、國芯、龍芯等國產CPU或CPU核的市場化幾乎都談不上成功,悲觀論正到處彌漫。
低調的劉強沉默以對,專注研發。君正自主研發的32位嵌入式CPU核XBurst,在同樣工藝下,其運算性能提高了80%以上,多媒體能力則提高100%以上,功耗節省了70%,尺寸也節省50%。這令行業為之驚訝。展訊的創始人之一,華山資本 創始合伙人陳大同在一次半導體論壇上就評價君正是“心澄宇凈,絕藝天成”的段譽式生存。
談及當初的堅定選擇時,劉強的一句話“你覺得身邊沒有朋友出差,火車站卻仍然很擁擠”讓人印象深刻,真正的創業者就該象劉強這樣,別人認為沒有機遇,并不代表就真的沒有機遇。
如今的君正已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處理器廠商,且市場化拓展得順風順水。前些天,君正正式宣布:擬以120億元收購全球第三大CMOS廠商北京豪威和國內CMOS廠商思比科,高低端全方位發力,進軍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領域。
北京豪威前身為美國豪威,2015年實現銷售12.5億美元,出貨量達8.72億顆,在全球市場占有率12%。
這是大基金成立以來,中國資本并購的國際半導體公司正式與國內產業合作的第一案。純粹的產業合作,互補的市場領域,此案的整合成功對中國半導體公司的國際并購有著深遠的影響,君正收購豪威和思必科不僅是進軍CMOS ImageSensor領域,更是尋找China Integratedcircuit Success之路。
這樣的并購,低調而霸氣!盡顯劉強風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