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450億估值重壓下 小米與理想背道而馳的現實

        450億估值重壓下 小米與理想背道而馳的現實

        作者: 時間:2016-09-28 來源:財富中文網 收藏
        編者按:狂奔了5年的小米確實在今年遇到了瓶頸,可能它看起來沒那么活潑而生機勃勃了。不過,大家現在就揮舞著旗幟唱衰和抱著“XX已死”、“下一個諾基亞”、“XX寒冬將至”的論調未免也有些上綱上線。

          姜兆寧說,自從去年夏季以來,Yeelight已經售出了50萬個燈泡和情緒燈,銷售增速是投資之前的10倍,價格比飛利浦的照明套件Hue低80%以上。Yeelight取得了某種共生式的成功,靠它在Yeelight上的成功來發展它的生態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530.htm

          然而,Yeelight這類的公司也助長了對于的懷疑。Yeelight面臨的挑戰也是小米的生態系統下的很多新創企業所面臨的挑戰。Yeelight賣的不是生活必需品,這一點很關鍵,因為中國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美國人的五分之一。

          如果Yeelight要把產品賣到國外,它肯定無法維持其產品的地板價,價格將會上升。在國外,燈泡也有知識產權,需要拿到授權。(中國也有強大的知識產權法,但是執行不嚴。)姜兆寧以前是朗訊公司(Lucent)的一名軟件工程師。他坦言,要在歐美進行銷售,Yeelight就必須先獲得其他公司的專利授權,這勢必導致零售價格上漲好幾個百分點。而且,由于小米的電商網站在國外幾乎毫無影響力,Yeelight還是要和傳統零售商合作,使得售價再提高30%到40%。總而言之,除非Yeelight推出自己的創新技術,否則它在國外將失去大部分價格優勢。

          小米手機也在國外遇到了類似的知識產權問題。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Ericsson)多年來一直指責小米未經授權使用愛立信的無線技術。2014年,小米開始在印度銷售手機,愛立信贏得了對小米的一起訴訟。(案件尚在進行之中,小米拒絕對未決案件發表評論。)今年5月,小米宣布了一項跟微軟(Microsoft)的協議,購買其1,500項專利,將有助于解決小米手機的知識產權問題。但是這些專利對燈泡和凈水器的用處不大。

          劉德承認:“至少有一部分生態系統公司遇到了這樣的知識產權問題。”在不依靠小米網站支持的情況下,只有幾種生態系統產品打入了國外市場,而且不是高利潤的標志性產品。比如,小米健康手環在美國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售價只有15美元。

          在三年之前,雷軍告訴《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我們不是那種生產低端手機的低端公司。”然而,很多中國消費者就是這么想的,因為它沒有能夠順利推出信得過的產品。今年,由于制造出的干凈空氣不足,小米的第一款空氣凈化器受到了上海監管部門的批評。(公司稱,凈化器“通過了北京監管部門的所有標準”。)在小米自己的論壇上,也有用戶投訴其4K電視的質量。

          就連讓小米揚名的手機也出現了問題。盡管擁有包括富士康(Foxconn)在內的眾多供應商的支持,小米產品的可靠性還是不如更加成熟的競爭對手。部分小米手機用戶抱怨,手機屏幕易碎,耳機插孔發出靜電噪音。最新的旗艦手機小米5在3月發布之后,已經引起了投訴。有用戶稱,新手機很燙手,經常達到近50攝氏度。

          小米稱,對于小米5手機的質量投訴屬于“孤立個案”,又稱“我們會切實調查所有的正當投訴”。但是,對于小米手機不可靠的觀點已經產生了影響。互聯網顧問鄧肯?克拉克最近調查了中國的手機用戶。結果顯示,只有37%的小米用戶表示會再次購買小米手機。相比之下,74%的iPhone用戶稱會再次購買iPhone手機。克拉克表示:“小米的用戶粘性不足,一個生態系統不應該是這樣。”

          只要小米的智能手機銷售繼續一路飆升,小米在發展過程當中的成長煩惱也許不算什么。可是它沒有這么幸運。在發布小米Note之前,雷軍宣布,2015年智能手機的銷售目標是1億臺。但是根據IDC的數據,最終的出貨量只有7,100萬臺。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的出貨量是1,090萬臺,同比下降26%。在同一時期,全球手機的銷量下跌0.5%。

          這些數字動搖了小米的450億美元估值。小米去年的營業收入為125億美元,假如能夠實現10%的營業利潤率,那么,其估值就是盈利的38倍,泡沫頗大。實際上,為了爭取用戶,小米以接近成本價的價格銷售手機,利潤很可能只有5%。在扣了稅之后,小米的估值就是盈利的80倍。如果小米要公開交易,它至少需要將營業收入翻兩番,才能夠使估值接近于競爭對手,比如蘋果。

          可以肯定,如果小米上市,恐慌的投資者會紛紛出貨。自從今年4月披露了智能手機銷售放緩對營業收入的影響以后,蘋果的股價一度下跌了12%。蘋果的科技生態系統是全球最成功的,每個財季為蘋果創造出6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約占蘋果總營收的12%。但是,這個營收額深受硬件設備銷售增長率的影響。每當買了新手機,人們就會在應用和服務上花費更多的錢。當閃閃放光的新手機褪色之后,這方面的支出就會猛降。

          當然,小米還沒有上市。它的銷售一直不錯,還不需要繼續融資。這讓小米避免了會引發輿論大嘩的“降值融資”,即以比上一輪更低的估值進行融資。不過,有報道稱,公司準備發債。在早期投資小米的順為資本(Shunwei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許達來(Tuck Lye Koh)表示,他和其他人相信,小米會最終統治中國。他們認為,小米既是得益于低成本的互聯網公司,也是未來的宜家(Ikea),以低成本大量生產優質產品。



        關鍵詞: 小米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建始县| 铁力市| 子洲县| 连江县| 华宁县| 江都市| 香格里拉县| 南乐县| 贡嘎县| 武清区| 荆州市| 嵩明县| 雅安市| 申扎县| 新津县| 剑川县| 郁南县| 大足县| 湘潭市| 新郑市| 肇东市| 平顺县| 靖远县| 榆林市| 湘潭市| 沧州市| 华阴市| 溆浦县| 焉耆| 桐庐县| 卢龙县| 安仁县| 称多县| 通许县| 甘孜县| 紫阳县| 永清县| 大石桥市| 神农架林区| 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