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問題讓你看透手機移動支付應用
如果說2015年是線下移動支付的開始,讓大家開始普遍認識到這種全新的支付手段,那么2016年或許才是真正的“線下移動支付之年”,因為這一年,手機行業的“重量級選手”Samsung Pay和Apple Pay開始進場,讓移動支付戰火愈演愈烈。
作為今年最熱門的移動支付應用,走在時尚尖端的你要是不清楚里面的門道就OUT了。今天我們就通過以下的八個問題,讓你對移動支付應用有更多的了解。

第一問:移動支付目前在中國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占比提升至88.9%。而在2015年上半年,手機支付、手機網購、手機旅游預訂用戶規模分別達到2.76億、2.70億和1.68億,半年度增長率分別為26.9%、14.5%和25.0%。
移動支付領域目前正在飛速發展,手機網民的基數又以億計,面對如此市場,手機廠商開始了移動支付入口之爭,這其中最為搶眼的當屬三星與蘋果。
第二問:三星蘋果各自的移動支付應用是什么?
Samsung Pay是三星推出的移動支付應用,于8月20日正式在韓國上線,截止到12月初,累計交易量達到了1000萬件,累計交易額已經達到2,500億韓元。
Samsung Pay在美國上市后,財富雜志認為“數字信用卡Samsung Pay代替了錢包”,華爾街日報稱,Samsung Pay的最大優勢是其兼容性,即能夠在舊式刷卡機上使用。IT媒體Techinsider稱Samsung Pay是“趨近于完美的服務”。gizmo china評價稱:“移動支付是發展潛力最大的一個領域。而Samsung Pay是這一市場中最有潛力的服務。”
Apple Pay于2014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發布,基于NFC的手機支付功能,于2014年10月20日在美國正式上線。截至2015年3月,美國有超過2500家銀行已支持Apple Pay,接受Apple Pay的網店達70余萬處,每天都有更多的商戶和app在加入這個行列。
2015年12月18日中國銀聯同時宣布了與三星Samsung Pay以及蘋果的Apple Pay達成合作,宣告全面進軍移動支付領域。
第三問:三星Samsung Pay與蘋果Apple Pay有哪些區別?
Samsung Pay與Apple Pay最主要的區別在于Apple Pay采用NFC方式進行支付,而Samsung Pay不僅支持NFC方式,同時支持創新的MST(磁信號安全傳輸)技術。這樣使得Samsung Pay既可用于NFC終端POS機,也可以用于沒有NFC功能的磁條卡POS機,因而能夠在絕大部分線下商店中使用。而NFC方式的POS機只占整個POS機數量的三分之一。這也就是為何媒體表示Samsung Pay可以在絕大多數有POS機的實體商店使用的原因,相比之下支持Apple Pay的商店就要少很多。
其次在安全性方面,Samsung Pay擁有三重機制護航安全,指紋識別技術、支付標記(Token)技術、KNOX技術都為Samsung Pay用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安全保護。其中KNOX是三星獨有的安全解決方案,為Samsung Pay用戶提供了智能+高效的安全保護,讓Samsung Pay從硬件到軟件層面,都有了安全防護。
Apple Pay同樣擁有支付標記(Token)技術,同時,指紋識別、封閉的iOS形成的天然防線,也是Apple Pay的有效安全手段。
第四問:像Samsung Pay這樣的移動支付應用,真的能代替錢包或卡包嗎?
錢包滿足了用戶的兩個需求,一個是能裝進現金和銀行卡且易于攜帶,一個是在各種商鋪都可以掏出錢包進行消費。缺點是,如果錢包丟了,就不容易找回來,會有不少安全隱患。
Samsung Pay這樣的移動支付應用完全可以代替錢包,因為Samsung Pay可以捆綁眾多的銀行卡,理論上,這個數量是可以窮盡所有合作的銀行卡,因此可以裝進比錢包里更多的卡片。而手機的可攜帶性更是不需贅言。
另外一個是刷卡的廣泛性,幾乎所有的商戶都可以用。由于Samsung Pay可以支持市面上絕大多數的POS機終端,而線下商家的POS機終端幾乎無處不在,使用場景異常普遍,所以Samsung Pay在使用的廣泛性上也是無可挑剔。
在安全層面,Samsung Pay比錢包更為安全,因為首先調出銀行卡需要指紋驗證或輸入已經設定好的數字密碼;交易時,動態變化的支付標記(Token)代替真實的銀行卡,避免了銀行卡信息泄露;三星獨家的KNOX技術讓Samsung Pay從硬件到軟件層面都獲得了安全防護。如果手機丟失,機主還可以通過三星官方網站中(FMM)功能遠程刪除手機中的資料和信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