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交近攻策略奏效 聯發科2016年先拔虎須
聯發科喊出2016年營運三漲的高成長目標,雖然市場頗為驚艷,但仍抱持一定的懷疑。畢竟 2016年全球手機市場前景未明,主要競爭對手,如高通(Qualcomm)、展訊、海思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都不是省油的燈,聯發科訂出高人一等的營運目標背后,動機頗令人好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253.htm審視聯發科高層向來言出必行的背景,觀察公司有所恃的信心來源,應該就是北美電信營運商的大單,及印度、東南亞、中東、俄羅斯及拉美等新興國家客戶的長單。
其中,北美手機芯片市占率可望順利破冰,新興國家市場又向來是所擅戰場,聯發科所祭出“遠交近攻”策略的大舉奏效,就是高層直接寫下軍令狀,2016年營運表現勢必繼續成長的最佳保證。
聯發科預告2016年營收、手機芯片出貨量及市占率都還要持續成長的三高目標,在公司2015年并下立锜,一年多出逾新臺幣120億元的營收貢獻言,2016年營收持續成長的目標達成難度較低。
至于聯發科2015年Helio X10與P10中、高階手機芯片解決方案接受度頗高,新機種多在2016年上半將呈現步步高走勢,配合新一代Helio X20、X30手機芯片解決方案也將在2016年問世,聯發科手機芯片出貨量要較2015年續揚的難度也較低。
但在敵方力量四面環伺下,聯發科不僅要守更要攻的壓力,才有機會拉手機芯片市占率往近50%的目標靠攏,這每前進一個百分點的艱辛,恐伴隨不少毛利率及獲利能力的犧牲。
比起高通、展訊因各擁有IP權利金收入,及大陸政府的政策支持優勢,聯發科卻面對不進則退潛壓力正日益攀升,攻擊已成為最好的防守。
在聯發科高層的戰斗性格重新上升后,最新祭出的遠交近攻策略將扮演聯發科2016年手機芯片市占率提升的主軸,比起市場還將聯發科局限在大陸內需及外銷市場范圍,先前延攬國外傭兵的戰略終于在時隔2年后,交出第一份北美電信營運商訂單的成績表現。
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直言,由于全球各地電信營運商的通訊規格、產品標準皆不同,要通過其認證動作,需要特別花不少時間及心力下,在內部已布局多年后,預期2015年的小勝果可望在2016年結成大甜果,成功在北美電信市場破冰。
至于在新興國家市場,聯發科也依舊采取遠交當地電信營運商爭取好感,近攻品牌手機廠訂單的策略,在聯發科智能型手機芯片解決方案的競爭層次,已從芯片本身競爭力及品牌客戶訂單,向上提升到與電信營運交心、與技術規格交談,與基礎建設交流的層級。
雖然外界仍多以聯發科是以短期獲利的犧牲來換取中、長期的成長,解讀2016年獲利能力只壞不好的前景,但實際上聯發科早已退無可退,若不搶先殺出一條血路重振軍心,那最后被迫困在臺灣,只能苦等政府圈養的格局,是有心為臺灣一戰的蔡明介與謝清江所最不愿接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