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FET改變戰局 臺積將組大聯盟抗三星/Intel
晶圓代工廠邁入高投資與技術門檻的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制程世代后,與整合元件制造商(IDM)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因此臺積電正積極籌組大聯盟(Grand Alliance),串連矽智財(IP)、半導體設備/材料,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供應商等合作夥伴的力量,強化在FinFET市場的競爭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787.htm臺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提到,今年臺積電雖屢創季營收新高,但第四季因客戶調整庫存可能出現微幅下滑的情形。
臺積電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表示,臺積電在20奈米(nm)市場仍未看到具威脅性的對手,可望延續制程領先腳步,目前已開始安裝設備,明年第一季將如期量產。然而,他也坦言,隨著一線晶圓廠紛紛于2015年進入14或16奈米FinFET制程后,臺積電確實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來自三星、英特爾等IDM大廠的威脅力道最劇,必須提早發動因應策略。
事實上,FinFET技術更復雜、投資金額也更巨大,晶圓代工廠很難再以孤軍奮戰的策略進行研發,因此臺積電正如火如荼組織產業同盟,目前已與益華電腦(Cadence)、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等EDA工具商,以及安謀國際(ARM)和Imagination等IP業者達成共識,未來將共同在臺積電開放創新平臺(OIP)上挹注創新技術能量,加速優化16奈米FinFET制程。張忠謀認為,產業大聯盟重要性在于相互融合不同廠商的長處,以研制最出色的制程解決方案,這將是臺積電與IDM較勁最關鍵的優勢。
除聯合異業夥伴共同出擊外,張忠謀也透露,臺積電在今明兩年都將以95~100億美元的高額資本支出,不斷擴充FinFET研發團隊和產能,現已與大客戶展開合作,搶先掌握許多16奈米FinFET設計定案(Tape Out)。
此外,臺積電也緊鑼密鼓投入再下一代的10奈米FinFET制程布局,避免在任何新技術節點的發展被對手超前。據悉,該公司與艾司摩爾(ASML)共同投入研發次世代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已逐步進入收割階段,可望在2017年正式用于10奈米晶圓,大幅提高吞吐量與生產效率。
張忠謀強調,在FinFET時代,臺積電以晶圓代工廠的定位與IDM角逐市場還算有競爭力,但比較辛苦;若以產業大聯盟的方式將非常有競爭力,有信心能提供更完整的制程服務和更高品質的晶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