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18寸晶圓量產恐再往后延

        18寸晶圓量產恐再往后延

        作者: 時間:2011-02-09 來源:DigiTimes 收藏

          在金融海嘯后,12寸需求快速成長,正式躍居市場主流,下一世代18寸的發展亦備受各方矚目,尤其英特爾將于新廠中,支持18寸晶圓技術,也呼吁設備發展加速,不過,正是由于設備發展速度趕不上進度,加上成本仍太高,讓18寸晶圓邁入量產的時間點,恐怕再往后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6662.htm

          2008年時,與英特爾、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三大半導體巨頭達成共識,宣布將于2012年進入18寸晶圓世代,進行試產。至于2012年的時間點推算,主要由于半導體過去約以10年作為1個世代交替,1991年全球第1個8寸廠投入量產,2001年12寸晶圓廠也導入生產,因此推估18寸晶圓廠將于2012年問世,距今僅剩約1年左右時間。

          然而,過去兩三年間,受到景氣不振影響,不只半導體廠縮減資本支出,半導體設備商更是受損慘重,尤其18寸晶圓設備造價不斐,也讓許多設備廠裹足不前。隨著景氣回升,半導體設備廠對于投資開發18寸晶圓的設備意愿回升,不過由于投資金額龐大,未來仍將是相當大的挑戰。

          2010年底,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首度證實,將于新晶圓廠D1X5支持18寸晶圓技術,顯示英特爾在18寸晶圓研發腳步上已有長足的進展。

          指出,關于18寸晶圓的發展樂見其成,并且希望業界發展能夠加速,若能符合成本投資效益,就能導入生產。臺積電最新的Fab15是以12寸廠來規劃,未來的Fab16則尚未規劃,但若18寸晶圓發展能趕上,新廠房都保留彈性,視情況可做兼容18寸晶圓的規劃。

          業界指出,從過去經驗來看,越大尺寸的晶圓產出的確有其效益,不過其效益恐怕并不如過去來的大。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指出,根據合理的分析,晶圓尺寸升級原本應使晶圓面積增加至2.25倍,但是實際只能帶來1.24倍的乘數效益,僅為樂觀期待的50%。

          SEMI進一步指出,造成效益不如以往,主要是由于物理的限制,先進制程的微影和布植技術分別利用光束和離子束掃描,生產速度能夠提升的幅度有限,每一片晶圓處理的時間將延長,因此大大抵銷晶圓面積增加的乘數效益。另外,量測和檢驗的程序也是利用特定的物理方法,以掃描的方式來進行。總而言之,18寸晶圓設備的產能其實和12寸等級的不相上下,成本卻將高出1.3倍。

          業界也正在發展次世代的微影技術,希望能延續12寸晶圓的發展,業界計畫在32納米元件時配合升級成18寸晶圓,現在又推遲到,未來恐進一步推遲到11納米,此外,能夠投入18寸晶圓發展的設備商并不多,使得18寸晶圓廠問世的時間恐怕會再延后。



        關鍵詞: 臺積電 22納米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棋牌| 西吉县| 嘉峪关市| 错那县| 廉江市| 磐安县| 湖北省| 遵化市| 缙云县| 吉林市| 密云县| 靖宇县| 敦煌市| 历史| 广安市| 咸宁市| 阿拉善左旗| 象州县| 木兰县| 长兴县| 正蓝旗| 泊头市| 吉隆县| 徐汇区| 城口县| 宿迁市| 建水县| 收藏| 西乌珠穆沁旗| 枣阳市| 霍林郭勒市| 商河县| 六安市| 招远市| 神农架林区| 松滋市| 同江市| 西盟| 三原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