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信息產業發展再邁出關鍵一步
繼惠普、宏碁落戶重慶后,重慶信息產業發展再邁關鍵一步。“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暨“重慶集成電路產業聯盟”同時在重慶郵電大學掛牌成立。市長黃奇帆表示,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是我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推動半導體芯片的研發及大規模生產則是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舉措。半導體學院和集成電路產業聯盟的成立,將為重慶打造亞洲半導體生產基地,形成萬億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發展后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5019.htm成立大會上,黃奇帆、副市長謝小軍等分別為學院理事長、院長、聯盟理事長等頒發聘書,并為學院、聯盟和5個實訓基地授牌。共有8家境內外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市經信委簽訂戰略協議,支持重慶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基地。
“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以培養高水平創新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學歷教育為主,兼顧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非學歷教育。由世界著名半導體業界專家、臺灣茂德科技董事長陳民良出任首任院長。
同時,學院成立了理事會,涵蓋了國內外相關企業、科研院所、行業機構和產業園區等近50家理事單位,其中包括美國高通公司、日本爾必達公司、國際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協會、歐洲微電子中心、臺灣茂德科技等。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出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重慶集成電路產業聯盟”聯合境內外從事集成電路產業的相關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及社會團體等60多家單位共同成立,意在搭建政府與企業的橋梁,服務聯盟成員,有效吸引行業產、學、研、用各方資源,聯合設計、制造、應用等全產業鏈企業,促進國內外交流合作,推進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和進步。第一任理事長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公司總經理徐世六擔任。
學院和聯盟的成立,對重慶市半導體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黃奇帆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學院和產業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未來5年,市工業產值將達2.5萬億,電子信息產業將是其中發展最快的領域,預計會翻三番,產值將從1千多億元增至1萬億元。
這萬億電子信息產業由三部分構成:包括惠普、宏碁、富士康、英業達等一大批筆記本電腦生產企業和幾百個零部件供應商形成的一億臺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幾千萬臺打印機、手機、3G手機以及服務器、路由器和存儲器之類的電子產品;一大批家電產品。
“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是半導體技術,整個信息產業的‘靈魂’、‘腦細胞’是半導體芯片。”有關半導體芯片的研究開發、電路設計、應用,是重慶半導體產業具有核心技術的關鍵。黃奇帆說,市委、市政府把推動信息產業發展作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時把半導體芯片的研究開發及大規模生產,作為推動信息產業自主創新的關鍵技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院和聯盟的成立,在我市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光有企業還不夠,支撐半導體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才。”黃奇帆說,建立學院和產業聯盟的戰略意義還在于,這是今后重慶國家級半導體生產基地形成的基礎所在,“重慶抓住了以人為本、教育為本的關鍵。”
打造亞洲半導體產業生產基地,重慶有四大優勢
黃奇帆說,50年前,中國第一片半導體芯片是在重慶誕生的。此后,重慶一直高度重視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幾條6英寸、8英寸的芯片生產線。
重慶具有四方面優勢:一是萬億電子信息產業所需要的芯片,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吸引世界級芯片生產企業落戶的一個重要有利條件;二是充足的人才保障,重慶的各類大學每年能培養兩萬多名信息產業人才,其中,5000多名是半導體產業所需要的技術人才,而且員工忠誠度高,流失率僅為2%,這也是重慶重要的競爭力;三是重慶具有內陸地區最大的機場和航站樓,這是支撐國際電子信息產業、半導體航空運輸所需的最好的物流體系;四是國家重視西部大開發,支持兩江新區快速發展,各類優惠政策聚集兩江新區,半導體產業布局兩江新區政策最優。
黃奇帆說,目前,重慶三個國家級半導體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重慶聲光電公司,國家已投入資金30多億元,形成了兩條6英寸模擬數字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年內將投入使用。這兩年重慶與臺灣茂德科技合作組建的渝德公司,已形成8英寸芯片生產線。下一步,重慶將與中國最重要的半導體生產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聯合,共同打造亞洲半導體產業基地,目前,已有幾十家知名芯片設計公司有意到重慶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