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臺灣電子產業走向未來

        臺灣電子產業走向未來

        作者: 時間:2010-09-2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未來展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852.htm

          迄今為止,臺灣電子產業在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與代工、代工和IC設計、電子產品組裝、LCD面扳、手機芯片系統以及通信等領域已獲得傲人的成就,并在新一代關鍵元部件諸如多點觸控模塊、3D面板、電子紙、WiMAX和鋰電池等也都擁有了生產技術或研發成果。

          當未來時間跨入21世紀20年代,Wintle王朝可能已“無可奈何花落去”,摩爾定律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面對全球新一波的挑戰和機遇,未來十年將是具有十分關鍵意義的十年,臺灣電子產業如何走出自己之路?

          代工薄利時代即將過去,技術仰人鼻息的“me too”戰略未可繼續。自主創新、品牌轉型升級已是必走之路,盡管DRAM業整合終歸失敗,但電子產業鏈上中下游產品還都需要進一步兼并整合,廠商更應聯合作戰,避免平板顯示廠商間出現的內耗。同時,產官學研必需聯手領導面向市場的關鍵技術研發,臺灣當局應扮演主角,有企業建議制定“智慧電子計劃”,通過培育智能新產品、軟硬件整合、跨學科創新應用人才,以達到電子產業升級、技術自主、應用擴大的目標。有機結合四方力量,營造良好產業環境。

          還應看到,小公司將是未來創新主力軍,臺灣當局應大力扶植,積極投資。智能化電子新技術要融入社會,讓臺灣電子產業真正立足本土,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駛向新一片藍海。

          臺灣電子產業未來十年的第一目標是:超越“Made in Taiwan”的既有框架,邁向“So1ution in Taiwan”的嶄新模式。

          軟硬兼施,“軟拉硬,硬帶軟”,原先是“買硬件,送軟件和服務”,而未來很可能是“買服務,送硬件和軟件”。具體產品發展可歸結為:“MG+4C”,即“醫療電子”(Medical E1ectronics)和“綠色能源”(Green Energy),加上Computer、Consumer、Communication和Content(4C)。

          跨過Winte1的殘壁舊壘,走App1e指引的產品個人化道路,所以,前面3個“C”之前,都必需加上一個“P”,變為:personal computer,persona1 Consumer和persona1 communication,小家伙(Gadget)唱主角!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臺積電 OEM 晶圓 201009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呼玛县| 碌曲县| 金阳县| 衡东县| 镇巴县| 陆川县| 水城县| 荃湾区| 鄂托克前旗| 玉屏| 丹阳市| 垣曲县| 宜丰县| 卢氏县| 江安县| 会泽县| 西平县| 城口县| 义乌市| 澜沧| 夹江县| 图们市| 金门县| 博客| 岳池县| 清苑县| 利川市| 新平| 监利县| 景东| 无锡市| 临沂市| 荣昌县| 巴青县| 科尔| 宜兰市| 宁波市| 赤峰市| 界首市|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