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臺灣電子產業走向未來

        臺灣電子產業走向未來

        作者: 時間:2010-09-2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發展歷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852.htm

          迄今為止,我國臺灣省的電子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1940年代末~1976年

          從進口元器件組裝電子玩具、收音機起家,逐步發展到代工其他中小型家電,直到大型機,并逐漸建立本地的小型電子元器件廠家,構筑了臺灣電子產業的基礎。

          (二)1976~1992年

          這是臺灣電子產業發展最重要的階段,閃展騰挪,脫胎換骨。隨著PC市場的崛起,Inte1和Microsoft建立了Wintel 王朝,臺灣抓住契機,順勢切入PC一切領域,成為王朝重要推手。臺灣不僅為PC代工,而且還建立了自己的有關廠商,直接供應PC、外圍設備和元部件,包括主機板/附加卡、機架、監視器、掃描儀等,并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階段,許多半導體公

          臺灣電子產業走向未來

          The Future of Taiwan’s Electronics Industry 陶然司從小變大,、聯電、華邦、聯發科等成長為世界領導廠商。所謂臺灣“電子五哥”(鴻海、宏碁、廣達、華碩及仁寶)產品定位正確,供應周到,也都變身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公司。

          (三)1992~現在

          在互聯網及數字家電浪潮的推動下,臺灣電子產業更上層樓。這個階段臺灣電子產業的(貼牌生產)/ODM(設計制造)實力大增,深入PC、服務器、PDA、數碼相機、磁盤機、投影儀等各類產品,以及USB、藍牙、Wi-Fi無線連接設備等,并向著高端加工、LCD面板生產、IC設計服務等領域前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在臺灣當局制定了“重點發展計劃”的前提下,“經濟部”相應提出了一個有關電子行業的“兩兆雙星”計劃。“兩兆”是指2006年前臺灣半導體和平板顯示器產值要超過1萬億(兆)元新臺幣,具體是半導體1.59萬億元(468億美元),平板顯示器1.37萬億元(403億美元)。“雙星”意在把數字內容和生物技術打造成未來的兩大明星產業。“兩兆”計劃的如期完成,進一步為臺灣電子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在世界電子產業領域的領先地位。在自主品牌方面也闊邁三步,臺式PC和筆記本電腦品牌風生水起,漸入人心。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臺積電 OEM 晶圓 201009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衡水市| 桐庐县| 澄城县| 河池市| 牡丹江市| 慈溪市| 平山县| 禹州市| 晋中市| 江西省| 华阴市| 襄汾县| 哈巴河县| 米易县| 酉阳| 枣强县| 沁源县| 连江县| 红原县| 丽江市| 孝昌县| 兴宁市| 宜春市| 襄汾县| 久治县| 班戈县| 梧州市| 东辽县| 馆陶县| 类乌齐县| 耒阳市| 朝阳市| 金昌市| 闸北区| 湛江市| 台湾省| 乌拉特中旗| 石家庄市| 南阳市|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