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半導體設備市場
Muse著重提出有一件事, 由SICAS報告的數據, 從此次市場需求的小循環看,2010年上半年的產能僅很小量的增加,0,3%,而2009年的產能下降達11%,反映目前的產能遠未回復到09年之前的水平。另外,SICAS還提出, 先進制程(<60nm) 的產能僅增加近500kwspm(每月50萬片), 所以沒有富余的產能, 尤其是尺寸縮小變得越來越困難(即浸入式光刻設備交貨延遲), 這表示此次投資的增大將延續到2012年。Muse認為推動此波關鍵增長是NAND, 而DRAM的市場需求隨著價格下降, 及智能手機和iPad的需求增長會出現起伏, 但是能推動代工業務增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700.htm總體上,Muse對于2011年看到4個趨勢;
代工的設備訂單上升, 這是源自全球代工再次燃起競爭, 如GlobalFoundries及Samsung欲與臺積電爭高低。
NAND市場需求上升, 有3-4個大型NAND閃存項目上馬, 將推動投資升高。
韓國投資上升, 韓國半導體繼續盈利, 所以它們繼續投資DRAM, 更多的在技術升級,而不是產能增加。
臺灣地區有足夠多的資金。在Formosa Plastics的邦助下,南亞/Inotera繼續投資。
2011年投資下降的若干方面;
邏輯電路, 2011與2010年相比下降5%。原因是一方面在英特爾領導下的反周期投資及22nm推動上升, 但是其它邏輯電路廠可能持平或下降。
其中英特爾的光刻設備是關鍵, 因為英特爾會從過去依Nikon訂單為主轉變為ASML為主。另外方面看iPad能削弱多少Netbook(上網本)的訂單, 由此影響到英特爾的業績。(iPad使用三星代工的處理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