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12條重磅舉措,旨在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告截圖
《措施》明確,要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量子科技、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編制產業鏈招商圖譜,建立頭部企業和領軍人才數據庫,實施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政策。
在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廣東將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開展聯合攻關,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組建產業創新聯盟,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此外,廣東還將組織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旗艦項目、重大專項,對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符合省級配套條件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重點項目,省財政按規定給予配套獎勵。
在資金支持方面,廣東全省統籌資源整合組建超萬億元總規模的產業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其中省級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以國有資本帶動社會資本,形成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企業并購投資、S基金等有效投資體系,著力投早、投小、投未來、投硬科技。主動對接海外主權基金、國際知名投資機構,每年促成100個以上投資合作項目。實施“粵投粵引”項目路演專項行動,每年導入1000個高成長項目。各市可結合實際設立細分賽道產業基金。
強保障方面,《措施》提出落實用地保障,包括對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允許重大產業項目預支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對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可申請辦理先行用地。對納入省級重點項目的制造業項目(工業地產類除外),新出讓土地可按不低于底價的10%確定競買保證金,底價較高的項目可分期繳納,允許以銀行保函代替競買保證金;強化環保要素保障,加強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對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按照規定實施環評改革措施,優化簡化建設項目環評管理。
廣東發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重點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呈現“3+N”產業發展布局,全省基本形成以廣州、深圳、珠海為核心,帶動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2024年,廣東集成電路產量804.00億塊,同比增長21.0%。從產品出口來看,2024年廣東集成電路出口金額2785.0億元,較去年增長15.2%。
在人工智能領域,廣東正迎來深度融合的黃金期。據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業超過1500家。2025年3月,廣東省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3000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了30%。在企業數量方面,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50強名單中,廣東共有12家企業上榜,僅次于北京。近五年來,廣東AI相關企業注冊數量領先全國,其中深圳企業注冊總量最多(11263家)、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大型企業數量居首(1333家)。
廣東的機器人產業也在快速發展。據廣東省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廣東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達24萬臺,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31.2%,占全國的40%以上。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廣東擁有美的(庫卡)、匯川技術、拓斯達等眾多頭部企業。2025年一季度,廣東服務機器人累計產量194萬套,同比增長10.8%,延續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政府近期出臺《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2條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地。其中,廣東將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旗艦項目、重大專項。
據悉,2025年,廣東省財政年初預算安排涵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在內的“制造業當家”相關資金262億元。
廣東將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聯合實驗室。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曾進澤稱,廣東將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與港澳合作在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終端以及機器人伺服系統、減速器、傳感器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上取得突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