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蘇州,兩只百億級基金上馬
2022年,OpenAI正式發布ChatGPT,自此人工智能AI科技潮迅速席卷全球。今年初,DeepSeek的問世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能產業全面爆發,為搶抓市場發展機遇期,國內各大地區都紛紛行動,成立產業基金。
以廣東和蘇州為例。最新消息顯示,廣東和蘇州都在組建規模100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
廣東、蘇州組建100億產業基金
近日,恒健控股公司與廣東工行、工銀投資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共同推動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
根據合作協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將重點圍繞省內外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領域產業鏈進行投資布局。
據“廣東國資”介紹,目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已儲備擬投資項目10余個。
蘇州方面,據“蘇州創新投資集團”消息,今年以來,蘇州正在由蘇創投牽頭籌建的各類專項產業基金、人才基金等總規模近千億元,其中首批基金規模700億元。
基金主要包括醫藥產業基金(100億)、新能源產業基金(50億)、戰新強鏈并購基金(100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100億)、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100億)、空地網聯基金(50億)以及人才基金(100億)、鏈主企業基金(50億)以及早期投資基金群(50億)。
其中,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規模100億元。據介紹,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是對今年蘇創投圍繞人工智能領域擬新設系列相關產業基金的整合,意在為蘇州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多省市推新政 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
近期,全國多地相繼發布了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涉及廣東、蘇州、四川、珠海、山東等地。
其中,廣東省政府近日印發的《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支持企業整合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等12條具體舉措。
12條措施涵分別為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優質企業、打造應用場景、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支持重點項目建設、豐富數據要素供給、完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開源創新生態、引育高水平領軍人才、加強產業投融資、推進標準體系建設、打造高端交流平臺以及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廣東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之城,深圳工信局在其近日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的通知和《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行動計劃(2025—2026年)》中提到,到2026年,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全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全市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3000家,獨角獸企業超10家,產業規模年均增長超20%。
蘇州工信局發布了《加快發展AI芯片產業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從做強骨干核心企業、布局建設創新平臺、集聚高端芯片人才、實現關鍵技術突破、支持開展標準研制、推進重點產品量產、加快產業協同聯動、開放規模應用場景、著力強化金融支撐、打造多元產業生態等十個重點方向出發,明確了具體的措施,并提出了資金補助“大禮包”,最高補助1億元。
四川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圍繞人工智能領域企業最急迫的重大問題,計劃3年投入12億元,全力打造“科技攻關更聚焦、場景開放更豐富、算力供給更普惠、產業生態更完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
據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路松明介紹,《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技術攻關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強化算力和數據供給能力、著力構建要素保障體系等5個部分。
珠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制定的《珠海市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十項具體措施,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資金補助,最高補助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資助。
未來,珠海將支持企業整合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支持機器人關鍵技術攻關。面向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靈巧手、高精度傳感器、柔性關節、球形電機等領域組織開展技術攻關,組織開展“揭榜掛帥”任務。同時支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開展聯合攻關。鼓勵建設機器人數據訓練場、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研發中心、RISC-V開源生態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