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關于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兩會代表發聲!

        關于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兩會代表發聲!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5-03-13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3月11日,會期7天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閉幕。會議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過去一年,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亮點很多,撲面而來的科技感和未來感給大家帶來許多驚喜,在國內外引發高度關注。

        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爭流、異軍突起,工業機器人密度顯著提升,人形機器人加速走向應用...鄭柵潔指出,中國正穩步走向世界科技創新前沿。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培養是關鍵環節。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芯國際董事長劉訓峰表示,高技術人才在供給側還存在著硬的缺口。建議建立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能人才的培養評價體系,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長的發展通道,加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實行校企雙元主體協同辦學。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會期間,國內眾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等均圍繞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圖源:拍信網

        全國政協委員、江豐電子董事長姚力軍:建議建立以關鍵礦產為核心的戰略儲備和制造基地

        當前,集成電路領域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注,但也存在著很多短板。對此,姚力軍在兩會期間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尤其是打造一批技術精湛,具有職業精神,擁有家國情懷的領軍團隊和人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同時鼓勵企業加大信心,加強研發投入,此外,還需促進產業和院校結合。

        近期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國產AI大模型的發展對半導體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AI技術的進一步應用,促進了半導體芯片設計、制造、測試等環節的技術創新,提高半導體產業的性能和可靠性。

        針對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姚力軍認為需凝聚多方合力,尤其需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創新力強的優勢。

        姚力軍建議,要制定專項扶持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表現突出的民企,在高層次人才引進、研發經費、裝備采購等方面給予定向支持;要強化材料自主,針對關鍵原材料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建議建立以關鍵礦產為核心的戰略儲備和制造基地,通過收購海外礦源、循環利用等舉措構建完整自主的的全產業鏈生產能力;要集群化協同創新,依托全國8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梳理各集群短板,制定“掛圖作戰”方案,加速AI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福建省委會主委王長平:支持閩臺集成電路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進“增芯強屏”步伐,積極推進閩臺集成電路產業的深度融合,獲國務院臺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批復創建了“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

        目前,福建已經初步構建了涵蓋IC設計、晶圓制造、封測、材料與設備等上下游協同發展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形成了廈門、泉州為核心的“一帶雙核”沿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格局。

        盡管福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但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如產業規模不夠大、項目投資資金支撐不足、高層次人才保障不夠、產業供應鏈協調不足等。為此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福建省委會主委王長平建議,支持閩臺集成電路產業深度融合。

        王長平認為,當前,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一定基礎,亟需國家相關部委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運用好福建在近臺區位、閩臺產業合作基礎和臺胞臺商服務管理等方面優勢,幫助福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王長平建議,加大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對福建省集成電路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優先支持福建省集成電路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布局。王長平還建議,在開展閩臺產業對接、吸引臺灣高層次人才等方面給予福建傾斜支持,推動閩臺集成電路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趙建軍:錨定建設國內一流集成電路地標產業目標,重點抓好“五個三”

        近年來,無錫堅持把集成電路作為現代產業集群建設的“金字招牌”,成功打造了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及裝備等完整產業鏈。不僅培育了長電科技、華潤微、中科芯等一批本土龍頭企業,還成功引進了華虹、SK海力士、中環等一批半導體細分領域頭部廠商。

        無錫已引育鏈上重點企業超600家,集聚高素質專業人才12萬人,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14個,正式啟用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2024年規上產值增長9.3%。當前,無錫正聚焦先進封裝、特色工藝、國產裝備等重點領域為全局構筑戰略支撐,深度融入集成電路國家戰略布局。

        下階段,無錫市將錨定建設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地標產業這一目標,奮力在局部領域、關鍵環節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引領性突破。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趙建軍表示,未來將重點抓好“五個三”:

        一是調優三業結構。聚焦實現設計業、制造業和封測業比例優化、位次提升,加快打造模擬電路和功率半導體設計業高地;

        二是緊盯三大重點。聚焦推動先進封裝、特色工藝、國產裝備等重點領域再攀新高,大力發展SiP、2.5D/3D封裝和Chiplet等先進技術,同時精準發力布局硅片、前驅體、濕化學品、研磨液等材料領域;

        三是強化三大抓手。聚焦更好發揮基金賦能、人才引領、項目帶動作用,統籌做好重點亟須人才招引、本土高校專業人才培育;

        四是搶抓三大變量。聚焦把握“人工智能+”、光量子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新領域新趨勢,鼓勵更多企業切入GPU、FPGA、ASIC等人工智能芯片新賽道;

        五是夯實三大支撐。聚焦增強政策舉措、工作機制、國有企業的服務推動能力,鼓勵國企提升工作專業性、服務性、開拓性,合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加速突破、持續壯大。

        圖源:拍信網

        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集團學科帶頭人郭建增:加強電子特氣行業規劃 保障集成電路產業鏈發展

        電子特氣是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重要原材料,被譽為“電子行業的血液”,制約著芯片性能與可靠性。而我國作為電子特氣的核心參與者,盡管正在加速追趕國際水平,但在企業規模、資金、研發、人才、產品結構、海外布局和管理等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集團學科帶頭人郭建增認為,有關方面應進一步加大對電子特氣產業的扶持力度。具體來看,郭建增建議,加強國內電子特氣產業規劃,統籌全國產能布局,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整合優化行業資源配置,促使行業健康發展。

        同時,加強產業窗口指導,統一規范電子特氣行業的安全、環保等行政審批等級,確保危化行業受控,保障社會穩定。此外,郭建增還提出,可以通過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投資并購、技術引進等方式拓寬技術來源,進一步加大特氣行業的研發投入。

        關稅政策方面,郭建增建議國家關稅委員會為電子特氣產品大類單列稅則號,為六氟化鎢等電子特氣產品出口提供出口退稅、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更加優惠的關稅政策。

        湖北代表團全團建議:支持湖北建設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近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湖北代表團以代表團名義提交了多項建議,例如,重點關注建設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等事項。

        湖北代表團在《關于支持湖北建設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建議》中提出,著力對國家級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進行培育提升,奮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光谷”。這將有利于提高湖北光電子信息的創新策源力和產業競爭力,更好支撐我國光電子信息產業率先實現突破。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指出,國家層面要加強光電子領域國家實驗室的布局。他建議國家科技部支持武漢以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光谷實驗室、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為基礎,協同湖北九峰山實驗室、湖北江城實驗室以及華為武漢研究所等優勢力量,創建光谷國家實驗室。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馮丹在其提交的《關于加快大模型推理創新和應用的建議》中提到,在AI硬件架構上,相較算力的不足,我國存儲產業在DRAM、閃存固態盤、高性能分布式文件存儲等現階段關鍵技術上已經實現自主可控,并具備了全球競爭力,DeepSeek通過算法優化、存儲架構和緩存算法創新顯著提升算力效率,降低算力依賴,將推理成本大大降低。

        馮丹認為,隨著大模型普及、參數和數據規模增長,通過“算法創新+數據存儲創新”持續降低推理成本將成為技術創新的重點方向。

        馮丹建議,一是政策引導,制定行業數據存儲要求和流通規則,開發相應工具,加快行業應用;二是技術創新,設立新一代AI算法、數據存儲重大技術專項,支持關鍵技術持續發展;三是標準建設,建立符合中國行業應用的推理評估體系及標準,掌握標準話語權。

        全國人大代表、蚌埠市市長馬軍:建議引導國家大基金支持智能傳感產業重大項目落地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長馬軍圍繞智能傳感、硅基新材料等產業,積極建言獻策。

        智能傳感器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物聯網、虛擬現實(VR)、機器人、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汽車等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支撐作用愈加凸顯。當前,蚌埠市規劃建設了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的中國傳感谷,加快實施“國家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的8英寸MEMS晶圓生產線”“MEMS智能磁傳感器核心器件中試研發”等一批重大項目,初步形成了智能傳感器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

        為推進智能傳感產業發展,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核心器件國產化替代,馬軍建議,引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國家大基金,圍繞晶圓制造等重點環節,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布局力度,優先支持8英寸MEMS晶圓生產線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

        馬軍還建議,支持兵器工業集團214所、精密微納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長三角產教融合協同中心(蔣莊德院士領銜)等資源優勢,建設發展智能傳感器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產業鏈企業提供科技成果遴選識別、可行性評估、商業化價值分析以及投產前試驗、技術賦能等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聚力突破集成電路領域“卡脖子”難題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提交了《關于聚力突破集成電路領域“卡脖子”難題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建議》。

        傅貴榮認為,盡管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高端芯片設計、制造以及核心設備、材料等方面仍有差距,存在“卡鏈”“斷鏈”等風險。因此,聚力突破集成電路領域“卡脖子”問題,刻不容緩。

        傅貴榮建議,進一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制定實施集成電路關鍵核心技術專項攻關計劃,高水平布局建設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健全完善“揭榜掛帥”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強鏈補鏈,研究設立并動態完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建強集成電路企業梯隊和產業鏈二供、三供隊伍。進一步優化創新創造創業生態,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實地督查,同時,完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培育集成電路領域頂尖人才和大國工匠。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萬師強:提升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區域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萬師強建議,京津冀三地加強產業協同,深化產業鏈上下游對接合作,進一步提升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區域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集成電路產業是支撐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而京津冀地區集成電路產業基礎雄厚,三地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發展基礎等方面互補性強。三地共同打造的京津冀集成電路集群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萬師強委員建議,結合京津冀各地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梳理集成電路產業鏈關鍵環節及相關環節領軍企業,繪制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鏈圖譜,明確京津冀企業關鍵環節分布情況,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培育引進一批占據關鍵環節企業項目,推動形成主體相對集中、區域明顯聚集、配套便利、特色突出的產業發展格局。探索建立京津冀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共建共享機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和“制高點”技術。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江川县| 张北县| 阜康市| 腾冲县| 大姚县| 琼海市| 库尔勒市| 玉门市| 龙州县| 海晏县| 宣武区| 清流县| 信宜市| 沙洋县| 商河县| 赤壁市| 德格县| 娄底市| 兴安县| 南宁市| 彭泽县| 清苑县| 松原市| 灌南县| 民权县| 勐海县| 荆州市| 手游| 紫金县| 宁晋县| 邵阳县| 云霄县| 郁南县| 兰坪| 吕梁市| 财经| 公安县| 和田市| 娱乐|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