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華虹宏力/北方華創...國產半導體專利加速“破局”

        華虹宏力/北方華創...國產半導體專利加速“破局”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5-02-1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近期,華虹宏力、士蘭微電子、新華三、長電科技、北方華創、比亞迪半導體等多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密集公布技術專利,覆蓋芯片制造、封裝、電源管理、材料應用及智能設備等核心領域。這些專利體現出企業在細分技術上的重點突破,更折射出中國半導體行業正從“追趕”到“并跑”的轉型態勢。

        (一)國產半導體專利 “多點開花”

        1工藝優化:良率與可靠性的雙重提升

        華虹宏力提出的“提升芯片良率和可靠性的方法”,通過動態調整編程電壓,解決了晶圓制造中因工藝波動導致的良率損失問題。該技術基于實時閾值電壓監測,結合兩次良率測試與電壓調整公式,實現工藝參數的動態適配。相較于傳統固定編程電壓方案,其可將良率提升約5%-10%,尤其適用于高密度存儲芯片制造。

        長電科技的“封裝結構及其形成方法”則在散熱領域取得突破:通過在芯片背面設計凹槽并覆蓋高導熱材料,將散熱接觸面積提升20%以上。這一創新直接應對5G、AI芯片的高功耗挑戰,為國產高性能芯片的封裝可靠性提供了新方案。

        2材料突破:碳化硅技術的國產化加速

        碳化硅(SiC)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其技術自主化進程備受關注。天科合達的“碳化硅Wafer轉移裝置”通過雙平臺升降鎖定結構,解決了傳統轉移過程中易污染、效率低的問題,良品率提升至99.5%以上。格力電器的碳化硅肖特基器件專利,則通過優化摻雜濃度分布,在降低正向導通損耗的同時提升擊穿電壓,填補了國內高功率SiC器件的技術空白。

        3系統設計:智能化與集成化并進

        恒爍半導體的“AI設備電源控制電路”將軟啟動、過壓保護功能集成于單一模塊,通過動態調節開關頻率,兼顧電路安全性與能效比。北方華創的“射頻功率合成裝置”則在不改動原有射頻電源架構的前提下,實現多功放模塊的功率合成與阻抗匹配,為5G基站設備的小型化提供技術支持。

        清微智能與京東方分別提出的“芯片雙模式互聯”方案,通過接口邏輯復用,減少芯片間通信的硬件冗余,功耗降低30%以上。此類技術對自動駕駛、物聯網設備的低功耗需求具有重要價值。

        4測試與制造:效率與精度的雙重升級

        芯海科技的“時鐘信號產生電路”利用振蕩信號反饋動態調節偏置電流,使晶體振蕩電路的啟動時間縮短至微秒級,同時穩態功耗降低40%。新華三的“FPGA測試數據采集方法”通過延時采集與RAM存儲優化,將測試數據獲取效率提升50%,顯著降低研發調試成本。

        (二)中國半導體:“政策驅動”向“技術驅動”轉型

        中國半導體行業正從 “政策驅動” 向 “技術驅動” 轉型。據業界數據,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加速增長,發展成果顯著。但在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方面,國產化率仍然較低。而專利的密集涌現,一方面體現了行業的技術積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產業鏈存在的結構性短板。

        過去五年,中國在EDA工具、光刻膠等“卡脖子”環節仍依賴進口,但在封裝測試、功率器件、存儲芯片等領域已形成局部優勢。其中,士蘭微的降壓變換器技術打入國際汽車電子供應鏈。此次專利中,比亞迪半導體的“功率器件”通過分壓深凹槽設計,將防擊穿性能提升至國際一線水平,標志著國產功率半導體正向高端市場滲透。

        以碳化硅為例,天科合達的Wafer轉移裝置、格力電器的肖特基器件、芯聯集成的超勢壘整流器專利,形成了從材料加工到器件設計的完整技術鏈。這種上下游協同創新模式,正在打破海外企業的技術壟斷。此外,一微半導體的“機器人避障方法”融合激光點云與地圖數據,為國產半導體制造設備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算法支撐。

        盡管技術進步顯著,中國半導體企業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高端光刻機、離子注入機等設備受制于出口管制;二是國際巨頭通過專利壁壘鞏固市場地位。據業界數據,美國應用材料公司2024年新增半導體專利超2000項,而中國頭部企業平均不足500項。如何將專利轉化為實際競爭力,成為行業下一階段的關鍵命題。

        (三)結語

        國產半導體技術陸續突破,標志著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然而,技術突破僅是起點,真正的挑戰在于構建可持續的創新生態。業界認為,在技術層面,需加強基礎材料與核心設備的研發投入,例如加速EUV光刻膠、高純度硅烷氣體的國產化;在產業層面,推動設計、制造、封裝環節的深度協同,避免“各自為戰”導致的資源浪費;在政策層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鼓勵企業通過專利交叉授權參與國際競爭。

        總而言之,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注定是一場“長跑”。唯有以技術為矛、生態為盾,方能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占據制高點。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烟台市| 长顺县| 吴堡县| 射阳县| 开鲁县| 永川市| 彭泽县| 富宁县| 武乡县| 东辽县| 灵璧县| 襄樊市| 确山县| 枝江市| 富阳市| 兴宁市| 响水县| 香港 | 清新县| 德昌县| 天柱县| 拉孜县| 永顺县| 浦城县| 阳曲县| 宁强县| 隆昌县| 满洲里市| 罗城| 峡江县| 哈尔滨市| 特克斯县| 冷水江市| 额敏县| 广饶县| 长顺县| 班玛县| 桐乡市| 莱阳市| 莒南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