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存儲器等領域,這里打造4大千億產業創新街區
今年年初,武漢市市長盛閱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5年,爭取國家在漢布局光電子信息、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先進材料、關鍵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等產業備份基地;同時加快推進九峰山科技園、筑芯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實施集成電路強鏈補鏈項目10個,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8500億元。
而近日,武漢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擴大)會暨2025年度工作會召開,會上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魯宇清全面總結和回顧了光谷2024年工作成果,同時對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當前,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電子信息產業正在高速發展。2024年,光谷突破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存儲芯片、光電集成芯片、空芯光纖、心肌旋切、電磁能彈射等自主創新技術持續突破。據介紹,2024年光谷芯片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產值超過600億元,光電子信息產業、生命健康產業規模,分別突破6000億元、2000億元。
眾所周知,武漢不僅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鎮之一,同時也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光谷打造存儲器等四大產業創新街區
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和“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2025年,光谷將爭創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并計劃依托區域內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在化合物半導體、存儲器、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生命健康四大領域,分別打造四條千億產業創新街區。
其中在化合物半導體方面,光谷將依托九峰山實驗室等龍頭企業和創新平臺,沿長嶺山啟動建設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創新街區。加快建設英諾賽科、敏芯等重點項目,力爭集聚上下游企業超50家,全力搶占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創新高地。
存儲器方面,依托芯盟科技等龍頭企業,沿武漢新城中軸線啟動建設存儲器千億產業創新街區,完善三維存儲工藝驗證、研發中試、先進封裝等高水平服務平臺,加快建設筑芯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每年引育元器件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家。
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方面,將依托華星光電、天馬、小米等龍頭企業,沿左嶺大道啟動建設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產業創新街區,加快建設華星t5、天馬車載顯示等重點項目,積極布局無人機、無人船、無人車等智能終端,加快打造全國最大的新型顯示基地、全國一流的智能終端制造基地。
2東湖高新區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
東湖高新區不僅是武漢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點區域,同時也是我國四大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之一,湖北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戰略引擎,集聚了300余家集成電路產業鏈相關企業。
提到光谷的集成電路企業,不得不提成立于2006年的武漢新芯。據悉,武漢新芯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以存儲器為主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如今,武漢的閃存芯片在存儲芯片領域成為了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目前,除了武漢新芯外,光谷還聚集了長江存儲等一批集成電路產業龍頭企業,形成了存儲芯片、化合物半導體芯片兩大產業方向,涵蓋設計、制造、裝備、材料及分銷、模組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產業集群。構建了以存儲集成電路、化合物半導體及三維集成為主導,先進封裝和硅光集成電路為特色的“3+2”集成電路產業體系。
據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沈悅此前介紹,2024年,東湖高新區集成電路產值有望突破700億元。
2024年12月,在武漢光谷(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交流會商,眾多企業家均對東湖高新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寄予厚望,并建議光谷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加快招引培育一批產業鏈企業,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鏈串珠成鏈,形成協同配套、抱團發展的良性生態,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根據規劃,到2025年,武漢市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將突破1200億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初具規模,而未來,東湖高新區則將繼續聚焦存儲芯片、光芯片及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力爭打造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正如武漢東湖高新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2025年,全區錨定存儲芯片、化合物半導體、光通信和激光、新型顯示、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及互聯網生態、創新藥和數智病理等光谷優勢賽道,進一步激發國企市場化投資活力,建設“建運招投”一體化園區,完善“以投帶引”的落地閉環。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