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券商主題策略:當前主流半導體公司經歷前期的調整 已經具備較好的估值性價比
每日主題策略討論,東方財富網匯總八大券商觀點,揭秘行業現狀,觀察行情****,提前為您把脈A股。

國海證券:當前主流半導體公司經歷前期的調整 已經具備較好的估值性價比
半導體行業周期持續演繹,當前主流半導體公司經歷了前期的調整,已經具備較好的估值性價比,考慮到產業鏈的動態變化,以及自主可控驅動下的設備板塊高增長,我們給予半導體板塊“推薦”評級。建議關注:圣邦股份、納芯微、兆易創新、艾為電子、新潔能、華潤微、揚杰科技、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芯源微、長川科技、華峰測控。
信達證券:半導體行業兼具周期與成長屬性!新一輪周期引領優質賽道標的價值重估
新一輪周期引領優質賽道標的價值重估,半導體行業兼具周期與成長屬性,投資機遇交疊出現,新一輪周期前期布局需更為精細,尋找業績確定性較高與預期改善賽道。
把握半導體周期回暖預期下優質模擬/射頻IC 設計企業布局機會:內憂外患下國內半導體指數多次調整,后續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模擬、射頻類IC 設計優質標的包括圣邦股份/卓勝微等有望脫穎而出。
低滲透率新技術驅動:電力電子SiC 性能優勢體現,汽車電動化浪潮下需求走強,行業供不應求景氣持續并為國產廠商提供成長窗口,關注三安光電/天岳先進前瞻布局化合物半導體、士蘭微自建6寸產線加速追趕;Chiplet 技術生態逐漸成熟,國內廠商通過自重用及自迭代利用技術的多項優勢,推動各環節價值重塑。產業鏈優質標的將在激增需求下獲得嶄新業績增長空間,看好IP/EDA/先進封裝/第三方測試/封測設備/IC 載板優質標的受益于Chiplet 浪潮實現價值重估。
德邦證券:消費電子行業有望逐步回暖 板塊迎來復蘇行情
半導體設備零部件整體國產化率較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半導體設備零部件整體國產化率低,分品類來看,機械類產品國產化率相對較高,氣體/液體/真空系統類國產化率處于中等水平,電氣類、儀器儀表類及光學類國產化率較低,各品類高端產品國產化率均較低或尚未實現國產化。在地緣危機和逆全球化浪潮下,供應鏈安全迫切性提升,將倒逼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進一步進行國產突破。
庫存去化結合需求再起,消費電子行業有望逐步回暖,板塊迎來復蘇行情。綜合庫存端與需求端的判斷,我們認為2023年隨著經濟形勢改善,終端消費力回升,以及手機廠商清庫存完成,消費電子產業有望逐步磨底并緩慢反彈上行。同時,創新仍為消費電子產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在傳統3C產品的結構性創新以及VRAR的終端創新推動下,消費電子產業有望持續演繹著“成長與周期共舞”,AIOT 時代強音。
東方證券:國內領先電子功能及封裝材料企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電子功能性材料是研發驅動型行業,具有“價值量占比低,重要性極強”的特征,進入壁壘較高,需要長期的研發技術積累,因此過往在消費電子終端快速迭代的屬性下,高端電子功能材料由歐美(如3M、漢高、萊爾德、富樂)、日本廠商(如日本電工、住友、理研等)主導。而國內雖相關廠商眾多,但多數規模小、產品種類單一且中低端產品占比大,高端電子功能性材料領域國產化亟待突破。
技術、政策、配套及成本優勢引領,國內廠商多維成長國產替代進程加速。近年來國內企業積極研發高端電子功能性材料,部分材料的性能、規格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逐步在細分領域追趕甚至引領行業發展。如中石科技已成為全球人工石墨導熱材料領導者;萊爾科技FFC 熱熔膠膜可占據部分細分市場全球約2-3成份額;斯迪克OCA 光學膠成功切入海外大客戶;德邦科技則是在半導體封裝材料領域引領國產替代,打破海外壟斷局面,在動力電池、智能終端封裝材料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競爭力。當前國內廠商在高端電子功能性材料已取得長足發展,未來技術突破、政策催化和成本及配套優勢將推動國產化由點向面突破,國內領先電子功能及封裝材料企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中信證券:當前為較好配置時機!重點關注半導體制造本土化機會
宏觀產業周期來看,制造板塊的景氣度2023 年有望觸底反轉。基本面來看,制造景氣周期下行已開始體現至報表端,市場已price-in.制造板塊當前估值位于歷史低位,我們認為當前為較好配置時機。產業本土化,制造環節先行,我們認為應重點關注半導體制造本土化機會。建議關注:中芯國際(A/H 股)、華虹半導體/華虹宏力(H 股,擬IPO 登陸科創板)、中芯集成(擬IPO 登陸科創板)、晶合集成(擬IPO 登陸科創板)、華潤微、士蘭微等。同時,產業龍頭長期具有較高競爭壁壘,估值低位建議布局,建議關注全球龍頭臺積電。
申銀萬國證券:消費電子、被動元件、PCB、消費類IC等領域龍頭配置價值凸顯
電子下游呈結構性復蘇與成長,展望2023主要電子產品總量回暖預期較弱,重點關注創新產品的結構性成長。1)VR/AR創新階梯式上升,行業出貨量級及關注度均受益于2023MR新機發布。2)汽車電子持續受益于智能化、電氣化創新,汽車電子國產化仍處于初期。3)工業領域,光伏+儲能市場高速增長及技術迭代,惠及泛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電力電子供應鏈。電子整體估值位于歷史27%分位,庫存修正將持續到2023H1,但經營最大壓力點已過,2023H2供應鏈拉貨及下游景氣復蘇預期下,消費電子、被動元件、PCB、消費類IC等領域龍頭配置價值凸顯。重點標的:立訊精密、東山精密、潔美科技、博遷科技。
國盛證券:高度重視國內半導體及汽車產業格局將迎來空前重構、變化
據SEMI《2022 年中半導體設備預測報告》預測,2022 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總銷售額將創新高,達1175 億美元,yoy+14.7%,到2023 年將再創新高達1208 億美元。晶圓設備中,代工和邏輯領域2022 年預計增長20.6%至552 億美元;2023 年將增長7.9%至595 億美元;DRAM 設備市場將引領2022 年增長,預計增長8%至171 億美元;今年NAND 設備市場預計將增長6.8%至211 億美元,2023 年DRAM和NAND 設備支出將分別下滑7.7%和2.4%。未來兩年全球晶圓廠設備開支將受益第四輪“硅含量”提升周期持續增長。
高度重視國內半導體及汽車產業格局將迎來空前重構、變化,以及消費電子細分賽道龍頭:1)半導體核心設計:光學芯片、存儲、模擬、射頻、功率、FPGA、處理器及IP 等產業機會;2)半導體代工、封測及配套服務產業鏈;3)智能汽車核心標的;4)VR、Miniled、面板、光學、電池等細分賽道;5)蘋果產業鏈核心龍頭公司。
東莞證券:疫情政策的邊際變化有望釋放居民消費電子潛力
今年以來全球電子行業周期持續下行,尤其是以智能手機、PC為代表的消費類電子需求萎靡,影響行業整體需求。目前全球消費電子終端廠商處于去庫存階段,行業景氣度逐步探底;國內方面,疫情政策的邊際變化有望釋放居民消費電子潛力,智能手機銷售數據有望回暖,關注終端銷售的恢復情況。投資方面,建議從以下方面把握投資機遇:1)自下而上關注創新驅動的高景氣細分領域,如汽車電子、功率半導體、車載光學和汽車連接器等;2)把握關鍵領域的國產替代機遇:國產替代大勢所趨,國內晶圓廠資本開支高企,關注核心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如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高端被動元器件、IC載板等;3)庫存去化,基本面觸底,具有景氣反轉預期的環節,如被動元件、液晶面板和IC設計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