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Arm 終端事業部技術戰略及業務拓展總監 盧旻盛人工智能 (AI) 為消費電子設備實現了更綜合、更加個性化且更智能的體驗。而這也意味著設備上運行的軟件和系統將愈發復雜,對安全性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舉例來說,如果代碼行數增加 10 倍,出現更多漏洞的風險也會增加 10 倍。雖然端側 AI 創造了大量的機遇,新模型、功能、算子類型和量化技術不斷涌入市場,但這種快速的變化在安全方面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對消費電子設備而言。因此,建立起保護客戶隱私與數據的安全技術和倡議,必須與 AI 帶來的優勢和持續機遇相
關鍵字:
Arm AI 消費電子設備安全
當地時間6月25日,美國國會推出了一項重磅法案,旨在“強化美國聯邦機構對于外國對手人工智能技術風險的防護能力”。這項名為《禁用敵對人工智能法案》(No Adversarial AI Act)的法案,由國會眾議院中特會資深成員拉賈·克里希納納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和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共同提出。該法案得到了兩黨、兩院制的支持,其核心目的在于建立一道明確的“防火墻”,將由外國對手所控制的AI技術從美國政府的敏感系統與數據中有效隔離。美國議員聲稱這項法案的出
關鍵字:
AI DeepSeek
在 PCIM 上,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首席執行官 Alex Lidow 與 Alix Paultre 討論了該公司先進的寬帶隙 GaN 電源解決方案。其中提到了氮化鎵 (GaN) 如何徹底改變 AI 基礎設施和類人機器人技術,以及其他工業和消費應用。人工智能需要超高效的電源轉換來維持不斷增長的計算密度。EPC 最新的 GaN 解決方案適用于 AC-DC 服務器電源和 48V DC-DC GPU 電源,可減少損耗、提高功率密度并改善熱
關鍵字:
GaN驅動 AI 機器人
2025年6月24日,中國數字EDA/IP龍頭企業上海合見工業軟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合見工軟”)今日在上海召開了“2025合見工軟新產品發布會暨技術研討會”,會上展示了下一代國產EDA技術的重大革新進展,并正式發布了多款國產自主自研EDA及IP產品,助力我國自研EDA和IP產品從國產化替代到國際標桿技術的進階。本次合見工軟正式發布的五款創新產品包括:●? ?數字驗證下一代硬件產品:o? ?下一代全場景驗證硬件系統UniVista Unified Verificat
關鍵字:
合見工軟 EDA
我們有時將 Gemini 和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稱為“機器人”,但生成式 AI 在真實的物理機器人中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 Gemini Robotics 之后,Google DeepMind 現在推出了一種新的設備上 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來控制機器人。與之前的版本不同,它沒有云組件,允許機器人完全自主運行。Google DeepMind 機器人技術負責人 Carolina Parada 表示,這種 AI 機器人技術方法可以使機器人在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更加可靠
關鍵字:
Google 新機器人 AI
博世在其最新的 3D 慣性測量單元中加入了 ±28g 加速度計,該裝置針對運動可穿戴設備。該公司聲稱,它名為 BHI385,還包括一個運行嵌入式 AI 軟件的 32 位處理器,“創建一個完整的可編程系統”。它“準確捕捉動態運動,如扣球、擺動和跳躍 [啟用] 運動分析,用于運動、健身和游戲等高沖擊力事件”。功能包括 6 和 9 自由度傳感器融合、計步、活動識別以及單擊、雙擊和三重點擊手勢檢測。Bosch 說:“自學習循環手勢識別使其能夠檢測重復的運動模式并使其適應個人,不僅可以識別正在做什么,還可以識別執行
關鍵字:
博世 加速度計 AI 運動慣性測量單元
據報道,在加州的英特爾營銷總部員工已獲悉,他們的工作將被外包給埃森哲,埃森哲將利用人工智能(AI)處理傳統上由英特爾員工完成的任務,利用AI技術接管信息處理、任務自動化及個性化溝通等職能,目標是將響應速度提升30%以上。而一周前,英特爾宣告了新一輪裁員的開始:核心制造部門“英特爾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將削減15%-20%的崗位,波及全球超過萬名員工。這標志著英特爾自1968年成立以來最劇烈的戰略轉型,而這場變革的走向將決定英特爾未來的命運。英特爾的營銷體系正在經歷一場十年未有的重構。根據
關鍵字:
英特爾 AI 埃森哲 微軟
據外媒報道,近期國內多家AI團隊通過東南亞地區獲取算力支持,以繞開國內頂級AI運算芯片短缺帶來的限制。這種方式不僅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成為AI算力的重要節點,也給華為等國內芯片廠商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一些團隊攜帶存儲大量數據的硬盤前往新加坡或馬來西亞,利用當地的AI數據中心進行模型訓練和數據運算。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團隊中甚至有完全來自美國的資金和人員,僅團隊成員為華人,通過在新加坡設立公司,這些團隊能夠順利將數據交由馬來西亞的AI數據中心處理,整個過程在現行法規下難以阻攔。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AI產業得益于政
關鍵字:
AI 華為芯片
在過去,網絡就是連接少量本地計算機。但時代已經變了。在 AI 主導的世界中,訣竅是協調數以萬計的服務器的活動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而不會延遲通信。現在有一個經過優化的架構來做到這一點。Cornelis Networks 表示,其 CN500 網絡結構最大限度地提高了 AI 性能,支持多達 500,000 臺計算機或處理器的部署(比現在高出一個數量級),并且不會增加延遲。這項新技術為網絡世界帶來了第三個主要產品,即以太網和 InfiniBand。它旨在使 AI 和高性能計算機(H
關鍵字:
數據中心 重新布線 AI 速度
超低功耗無線物聯網連接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 Nordic Semiconductor近日宣布收購邊緣設備全自動 TinyML 解決方案先驅 Neuton.AI 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資產。此次收購將 Nordic 業界領先的 nRF54L 系列超低功耗無線 SoC 與 Neuton 革命性的神經網絡框架相結合,開啟邊緣機器學習的新紀元,即使是資源受限的設備也能擁有可擴展的高性能人工智能 (AI)。Nordic Semiconductor首席執行官兼總裁Vegard Wollan表示:“這是嵌入式計算能力和效率
關鍵字:
Nordic Neuton.AI 邊緣AI
近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國際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詮鼎推出基于新突思(Synaptics)SL1680嵌入式處理器的機器視覺AI Hub方案。圖示1-大聯大詮鼎基于Synaptics產品的機器視覺AI Hub方案的展示板圖在傳統安防系統中,許多攝像頭并不具備AI功能。因此,在面對追蹤、數據統計等復雜任務時,這些設備仍高度依賴人工操作,不僅耗費大量人力成本,且在效率與準確性上存在明顯短板。在此背景下,大聯大詮鼎基于Synaptics SL1680嵌入式處理器推出機器視覺AI Hub
關鍵字:
大聯大詮鼎 Synaptics 機器視覺 AI Hub
2025年第一季因新一代AI產品在組裝環節遭遇挑戰,以及北美地區長期累積的庫存仍待消化等負面因素,主要客戶皆大幅縮減訂單規模,enterprise SSD平均售價因此顯著下滑近20%,導致前五大enterprise SSD品牌廠第一季營收皆呈現季減。TrendForce最新調查顯示,第二季逐漸改善,隨著NVIDIA新一代芯片出貨持續擴大,北美地區AI基礎建設的布建需求跟著成長,加上中國大陸云端服務廠(CSP)業者不斷提高其數據中心的儲存容量,皆為enterprise SSD市場注入新動能,預計第二季整體營
關鍵字:
AI SSD
根據彭博社,白宮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負責人大衛·薩克斯表示,中國在半導體設計方面最多落后美國兩年,并且越來越擅長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薩克斯警告說,美國應該關注華為迅速縮小與全球競爭對手的差距,并引用了 DeepSeek 最近突破的人工智能模型作為證據,表明中國盡管受到限制,但仍在不斷進步。正如彭博社補充的那樣,他指出在 DeepSeek 推出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國落后了好幾年——但 DeepSeek 的崛起表明,現在差距可能只有幾個月。他還批評了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特朗普政府上個月已撤銷該規則——
關鍵字:
AI 智能計算 大語言模型
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筆記本電腦和智能助手(如 Google Home)中使用的 MEMS 麥克風存在安全風險。這些 MEMS 設備存在一個漏洞,即甚至可以隔著墻壁檢測到電磁輻射,使用 AI 重建麥克風拾取的聲音。佛羅里達大學和日本電氣通信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解決設計缺陷的多種方法,并表示他們已經與制造商分享了他們的工作,以尋求未來的潛在修復方法,并建議將擴頻時鐘作為防御措施。研究人員測試了意法半導體的 MP34DT01-M、樓氏電子 SPM0405(現在是 Synaptics 的一部分)、TD
關鍵字:
AI MEMS 麥克風 拾取聲音
在當下,華為公布了一項備受矚目的專利技術文件 ——“四芯片(quad-chiplet)封裝設計”,此舉動在半導體行業內引發了廣泛的聚焦與熱議。據外界推測,該技術大概率將在華為的下一代 AI 加速器昇騰 910D(Ascend 910D)上得到應用,有望成為華為打破美國技術封鎖、在 AI GPU 領域奮起直追 NVIDIA 的關鍵一步。依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所公開的信息,華為于 2024 年 4 月提交了名為 “一種集成裝置、通信芯片和通信設備” 的專利(國際申請號 PCT/CN2024/086375),目前該
關鍵字:
華為 昇騰 910D EDA
ai for ed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for ed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for ed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for ed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