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omputex 上,英特爾分享了其即將推出的 Panther Lake 的主要亮點。盡管技術細節有限,但該公司透露了幾個值得注意的點:Panther Lake 有望提供與 Lunar Lake 相當的能效,具有與當前 Arrow Lake H 系列相當的性能內核,并包括下一代集成 GPU 架構。最重要的是,Panther Lake 將建立在英特爾先進的 18A 工藝之上。TechNews 在以下段落中仔細研究了 18A 是否真的值得期待。Intel 10 和 Intel 7 時代
關鍵字:
Intel Panther Lake 18A
據報道,在2025年英特爾代工大會及VLSI研討會上,英特爾進一步公布了其最新一代Intel 18A制程的技術細節。Intel 18A采用了RibbonFET環繞柵極晶體管(GAA)技術,相比FinFET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這一技術不僅提升了柵極靜電性能,還顯著降低了寄生電容,提高了設計靈活性。同時,Intel 18A率先引入了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該技術將單元密度和利用率提升了5%-10%,并顯著降低了供電電阻,使ISO功率性能提升4%。與Intel 3工藝節點相比,Intel 18A的每瓦性能
關鍵字:
Intel 18A 制程技術 性能 密度
據花旗周三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上個季度在微處理器市場份額出現明顯變化,Arm從AMD和Intel手中搶走了不少市場份額。根據 Mercury Research 的估計,花旗分析師發現,Arm 在處理器單元出貨量中的份額從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10.8% 擴大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13.6%。這些收益蠶食了英特爾和 AMD 的市場份額。英特爾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下跌 182 個基點至 65.3%,這是自 2002 年花旗開始為該行業建模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花旗分析師發現,AMD 的份額環比下降從
關鍵字:
Arm Intel AMD
西門子的 Calibre nmPlatform 工具現已獲得英特爾 18A PDK 認證。Siemens 的 Solido SPICE 和 Analog FastSPICE (AFS) 軟件工具已通過 Intel 18A PDK 認證。西門子的 Calibre nmPlatform 及其模擬 FastSPICE (AFS) 軟件是西門子 Solido Simulation Suite 產品的一部分,現在也通過英特爾代工定制參考流程 (CRF) 實現。西門子針對英特爾 18A-P 工藝節點的 Calibre
關鍵字:
Siemens Intel 工具認證
英特爾 Arrow Lake 架構的模具照片已經發布,展示了英特爾注入小芯片(tile)的設計的所有榮耀。X 上的 Andreas Schiling 分享了幾張 Arrow Lake 的近距離圖片,揭示了 Arrow Lake 各個圖塊的布局和計算圖塊內內核的布局。第一張照片展示了英特爾臺式機酷睿 Ultra 200S 系列 CPU 的完整芯片,計算圖塊位于左上角,IO 圖塊位于底部,SoC 圖塊和 GPU 圖塊位于右側。左下角和右上角是兩個填充模具,旨在提供結構剛度。計算芯片在 TS
關鍵字:
Arrow Lake Die Shot Intel chiplet
Synopsys 為 Intel Foundries 的 18A 和 18A-P 更高性能工藝技術開發了生產就緒型設計流程。這些產品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進入量產,用于使用 RibbonFET 全環繞柵極 (GAA) 晶體管和第一個背面供電架構的 1.8nm 設計。兩家公司還致力于英特爾 14A-E 高效低功耗工藝的早期設計技術協同優化。這是 Intel Foundry 和 Synopsys 工程團隊之間廣泛設計技術協同優化 (DTCO) 努力的結果。Synopsys 還針對 Intel 18A 優化了其 IP
關鍵字:
Synopsys 英特爾 18A-P
一文帶你看懂英特爾的先進制程工藝和高級系統級封裝技術的全部細節... 1. 制程技術Intel 18A 英特爾18A制程節點正在按既定計劃推進,首個外部客戶的流片工作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Intel 18A預計將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量產爬坡,基于該制程節點的首款產品,代號為Panther Lake,將于2025年年底推出,更多產品型號將于2026年上半年發布。【英特爾新篇章:重視工程創新、文化塑造與客戶需求;英特爾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關鍵字:
英特爾 制程技術 系統級封裝技術 EMIB Foveros Intel 18A
4 月 30 日消息,英特爾新任 CEO 陳立武今日在美國加州圣何塞舉行的 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2025 活動中亮相,概述了公司在晶圓廠代工項目上的進展。陳立武宣布,公司現在正在與即將推出的 14A 工藝節點(1.4nm 等效)的主要客戶進行接觸,這是 18A 工藝節點的后續一代。英特爾已有幾個客戶計劃流片 14A 測試芯片,這些芯片現在配備了公司增強版的背面電源傳輸技術,稱為PowerDirect。陳立武還透露,公司的關鍵 18A 節點現在處于風險生產階段,預計今年晚
關鍵字:
英特爾 X3D 18A-PT 芯片工藝 14A 晶圓廠代工 1.4nm
財聯社4月23日訊(編輯 馬蘭)據媒體報道,英特爾正委托臺積電使用其2納米制程生產Nova Lake CPU??紤]到英特爾自己擁有18A工藝,且一直宣傳該工藝勝過臺積電的2納米技術,這份代工合同可能透露出一些引人深思的訊號。英特爾聲稱將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而這可能是其將Nova Lake生產外包給臺積電的一個原因。但業內也懷疑,既然18A工藝已經投入了試生產,英特爾將生產外包可能是由于產能需求的驅動,而不是性能或回報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傳言稱,英特爾可能采取雙源戰略:既使用臺積電的2納米技術生產旗艦產品,
關鍵字:
英特爾 18A 工藝 2納米芯片 臺積電
4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Intel已加入臺積電2nm制程的首批客戶行列,計劃用于生產下一代PC處理器,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臺積電新竹廠區緊鑼密鼓地進行,以確保后續良率的調整。臺積電計劃在下半年量產2nm制程,近期相關客戶陸續浮出水面,此前,AMD已宣布下單臺積電2nm制程。報道稱,Intel和臺積電目前在2nm制程上僅合作一款產品,可能是Intel明年要推出的PC處理器Nova Lake中的運算芯片。對于Intel加入的消息,臺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也不評論特定客戶業務,Intel方面也未對相關消息
關鍵字:
Intel 2nm 臺積電
4 月 21 日消息,2025 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討會(VLSI Symposium)定于 2025 年 6 月 8 日至 12 日在日本京都舉行,這是半導體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VLSI 官方今日發布預覽文檔,簡要介紹了一系列將于 VLSI 研討會上公布的論文,例如 Intel 18A 工藝技術細節。相較于 Intel 3 制程,Intel 18A 節點在性能、能耗及面積(PPA)指標上均實現顯著提升,將為消費級客戶端產品與數據中心產品帶來實質性提升。英特爾聲稱,在相同電壓(1.1V)和復雜度條件下,I
關鍵字:
英特爾 2025 VLSI 18A 制程技術
超強性能,精巧尺寸,適應各種空間限制重點摘要:●? ?三合一超強架構:搭載Intel??Core??Ultra處理器,最高14核CPU+8核Xe GPU+集成NPU,AI算力與能效雙優●? ?軍工級緊湊設計:95mm×70mm迷你尺寸,板載64GB LPDDR5x內存(7467MT/s),支持-40°C至85°C寬溫運行(特定型號)●? ?豐富工業級接口:集成16通道PCIe、2個SATA、2個2.5GbE網口及DDI/USB
關鍵字:
凌華智能 Intel Core Ultra COM-HPC Mini
英特爾的代工服務高級副總裁 Kevin O'Buckley 在 2025 年愿景大會上宣布了公司 18A 工藝節點的進展。?在 2025 年愿景會議上,英特爾今天宣布已進入其 18A 工藝節點的風險生產,這是一個關鍵的生產里程碑,標志著該節點現在處于小批量測試制造運行的早期階段。英特爾的代工服務高級副總裁 Kevin O'Buckley 宣布了這一消息,因為英特爾即將完全完成其“四年五個節點”(5N4Y) 計劃,該計劃最初由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 (Pat Gelsinger)
關鍵字:
英特爾 18A 制程
4月1日消息,北京時間4月1日凌晨,Intel新任CEO陳立武首次公開亮相,在2025年度Vision大會上,向來自技術產業界的廣大與會者發表演講,闡述了重振Intel技術和制造領先地位的全面思路。陳立武在演講中強調,憑借豐富的領導經驗和深厚的行業經驗,Intel將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核心,利用新興技術的進步,充分把握未來在軟件、硬件和代工工程領域的巨大機遇。陳立武明確表示:“作為CEO,我最重視的就是與客戶交流。在我的領導下,Intel將成為一家以工程師文化為核心的公司。我們會用心傾聽客戶心聲,以客戶
關鍵字:
英特爾 陳立武 Intel VISION
intel 18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ntel 18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ntel 18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ntel 18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