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8 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近日發布公告,計劃開發高性能通用自動駕駛芯片,算力可達 1000TOPS。公告表示,韓國政府計劃將目前針對個別企業的研發補貼轉移到行業共同核心技術的研究中,同時將 10% 以上的補貼用于有挑戰性、可能面臨失敗風險的創新項目上。高性能通用自動駕駛芯片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同外部專家遴選出的 12 個旗艦研發項目之一。目前韓國企業的自動駕駛芯片在算力方面集中在不超過 300TOPS 的等級,而英偉達 2022 年宣布的 DRIVE Thor 單芯片算力高
關鍵字:
韓國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芯片
經過兩年突飛猛進的增長之后,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地區,電動汽車的增長速度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比增長失速更加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電動汽車的盈利能力。除了比亞迪、特斯拉等少數具備深度垂直整合和優秀成本控制能力的巨頭,包括大眾、豐田在內的一眾燃油車巨頭,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遲遲無法盈利。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盈利是打消所有質疑的有力武器。在增速下降和持續虧損的雙重打擊之下,關于汽車行業要不要向電動化加速轉型,反思的聲音越來越嘈雜,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尤其是燃油車巨頭盤踞的歐美地區,最近這段時間出現了一波逆流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汽車電子 汽車產業
4月28日,AITO汽車就近日問界M7自燃事故回應如下:圖片來源:問界微博截圖2024年4月26日16時34分左右,一輛問界M7 Plus在山西運城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對于事故中出現的人員傷亡,我們深表痛心,對遇難者表示沉痛的哀悼。根據國家平臺數據接入管理規定,獲悉該車輛發生事故時車速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AITO汽車稱,我們正在積極配合當地交警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提供一切必要數據還原事故原因,并對家屬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具體調查結果請以后續交警部門通報為準。早前市場消息稱,
關鍵字:
汽車電子 汽車芯片
第十八屆北京車展盛大開幕,時隔四年的北京車展,這一次依舊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車企參展,全球首發車達117臺,成為展示汽車行業創新趨勢的重要平臺。本屆車展上,參展規模大、人數多,車圈大佬如小米的雷軍和周鴻祎等人成為亮點,他們積極站臺,對多個品牌和車型進行點評,使得車展熱度高漲。?本屆北京車展展示了眾多備受關注的新車,如比亞迪的秦L和海豹06、長安啟源E07等自主品牌新車,以及北汽新能源的享界S9等合資品牌新車。這些新車型采用了新一代插混整車平臺、智能駕駛技術、純電和增程等多種動力形式,展示了汽車行業的
關鍵字:
北京車展 車展 汽車電子
在全世界之中,每年約有13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而隨著車輛保有量每年的快速增加,我們面臨交通威脅的風險還在逐年上升,而另一方面隨著科技水平的日新月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技術被用于車輛、道路之中。現在,駕駛員、行人和車輛之間的溝通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以此保證道路的安全。在這之中,V2X(Vehicle to X)就是一個構想美好的車輛道路通信技術,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行車安全、節省能源以及改善道路通行效率。如果有熟悉該領域的讀者朋友也許會知道,V2X技術已經被提出了許久,這么有實際好處的技術,早在2006
關鍵字:
車聯網 V2X 汽車電子
日前,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2024年智能傳感器產業專項扶持計劃申報指南》,鼓勵企業對汽車電子產品進行可靠性認證,適應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加速發展的需求。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以下簡稱"TüV萊茵")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為企業提供專業AEC-Q檢測和認證服務,推動汽車電子行業高質量發展。AEC-Q(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Qualification)是由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關鍵字:
TüV萊茵 AEC-Q 汽車電子
4月8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紫光智行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杰,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為數字技術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紫光集團旗下北京紫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新紫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廣大融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路智芯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關鍵字:
紫光集團 汽車電子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3月29日宣布,將撥款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71萬元)用于支援豐田汽車等民間企業的車用尖端半導體開發。此舉旨在推動開發自動駕駛所需的高性能半導體,提高產業競爭力。根據報道,支援對象為開展高性能數字半導體(SoC)研發的“車用尖端SoC技術研究組織”(ASRA)。ASRA理事長山本圭司向外強調,在車商期望的時機獲得SoC的難度正不斷加大。資料顯示,ASRA全名為Advanced SoC Research for Automotive,該組織成立于2023年,由汽車、汽車零部件
關鍵字:
汽車電子 SoC芯片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諸多挑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需共同努力,加強技術研發、完善法規政策、提升消費者認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各方還需高度關注數據安全問題,確保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通過這些努力,相信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將在未來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在政策層面,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政策,如《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各地政府也積極建設智能網聯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汽車電子 汽車市場
目前,汽車行業正經歷深刻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不僅如此,加之近期生成式語言模型的全面鋪開,AIGC已經不僅僅停留在ChatGPT、手機或是PC領域,汽車電子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Arm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與軟件平臺公司,為應對汽車電子市場的風云變幻,3月14日舉辦了媒體技術溝通會,并宣布推出全新的汽車技術,可縮短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汽車開發周期多達兩年。這一系列創新技術的推出,無疑為汽車生態系統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Arm 高級副總裁兼汽車事業部總經理 Dipti Va
關鍵字:
arm 汽車電子 AE處理器
Arm 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M,以下簡稱“Arm”)今日攜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推出最新的 Arm 汽車增強 (AE) 處理器和虛擬平臺,讓汽車行業在開發伊始便可應用,助力縮短多達兩年的開發周期。?Arm 高級副總裁兼汽車事業部總經理 Dipti Vachani 表示:“汽車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更多的自動化需求、更先進的用戶體驗追求以及電氣化趨勢,推升了軟件和人工智能 (AI) 的爆發式增長。鑒于汽車電子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為了加速產品交付,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新構思產品的開發流
關鍵字:
arm 汽車電子 AE處理器
該車載三合一(OBC+DCDC+PDU)雙向充電機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其功率密度高,設計方案新穎,系統成本低,且體積小,重量輕,集成度、性能指標極高。設計應用白皮書下載地址:https://share.eepw.com.cn/share/download/id/392110
關鍵字:
航嘉 雙向充電機 汽車電子
過去15到20年間,汽車用功率MOSFET已從最初的技術話題發展到蓬勃的商業領域。選用功率MOSFET是因為其能夠耐受汽車電子系統中常遇到的掉載和系統能量突變等引起的瞬態高壓現象,且其封裝簡單,主要采用TO220 和 TO247封裝。同時,電動車窗、燃油噴射、間歇式雨刷和巡航控制等應用已逐漸成為大多數汽車的標配,在設計中需要類似的功率器件。在這期間,隨著電機、螺線管和燃油噴射器日益普及,車用功率MOSFET也不斷發展壯大。今天的汽車電子系統已開創了功率器件的新時代。本文將介紹和討論幾種推動汽車電子功率器件
關鍵字:
功率MOSFET 汽車電子 新能源汽車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汽車電子半導體行業在2023年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一年中,我們見證了技術創新的、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行業格局的變化。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我們期待這個行業將繼續保持其發展勢頭。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3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這為汽車電子體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伴隨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技術和需求成為更多的半導體公司的增長點。但這也會產生一些列的挑戰,在面對全球供應鏈的壓力上,各家半導體企業逐漸開始加強自身的供應鏈管理,優化生產和物流環節,以確保穩定供應。展望2024
關鍵字:
汽車電子 ADAS 車用存儲 傳感器
1月19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宏觀指導,加強行業管理,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落實落細車購稅減免等優惠政策,開展好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和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積極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保持產業穩定運行。二是要支持企業開展聯合創新,加大車用芯片、全固態電池、高級別自動駕駛等技術攻關,進一步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三是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加快路側感知、網聯云控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車端、路端、網端標準體系,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汽車電子 車用芯片
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