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正在向可持續性轉變,這一轉變由軟件定義汽車(SDV)這一創新概念推動。這些汽車利用軟件集成和虛擬化技術來增強功能、連接性和自主性。這種創新不僅提高了汽車的靈活性和用戶體驗,還對可持續性努力做出了重大貢獻。圖片來源于Adobe Stock傳統的機械保險絲正在被電子保險絲所取代,后者提供了精確且智能的電路管理功能。它們能夠實時監控車輛的電氣系統,快速檢測并響應電氣異常,從而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通過串行外設接口(SPI)控制的電子保險絲能夠無縫集成到車輛的軟件中,實現動態調整和遠程診斷。這種智能電
關鍵字:
汽車電子 軟件定義汽車 電力控制
電動卡車市場正以不同的速度進入主流,無論是純電卡車、燃料電池卡車、氫內燃機(可被視為零排放)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卡車。在歐洲、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地區,以及印度和巴西等大型市場推動下的世界其他地區,采用情況各不相同。IDTechEx的報告《2025-2045電動和燃料電池卡車:市場、預測、技術》分析了中型和重型電動卡車市場,按動力系統技術和地區劃分,以及相關的電池需求。這包括對電池技術、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其他解決方案(如天然氣和氫內燃機)的影響分析。中型和重型卡車在2022年產生了18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全球交
關鍵字:
汽車電子 新能源汽車 卡車 電動卡車
高階智駕團滅,以后就只剩輔助駕駛了?在前幾天的上海車展上,以前狂吹高階智駕、智能駕駛的車企們,這次態度這次來了個 180° 大反轉,非常低調地說自己是輔助駕駛,人車共駕。這背后,是工信部在前一陣給智駕行業的一記重拳:限制車企智駕營銷的用詞,收緊 OTA 的審批。公安部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也在自家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推文,強調車企不能對智駕進行虛假宣傳,如果因此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責任人就得進去蹲局子,措辭相當狠了。趁著上海車展,我們采訪了一圈智駕行業的從業者,有搞營銷的也有做研發的。今天就跟大伙聊聊這個智駕新
關鍵字:
智能駕駛 汽車電子
預計到2035年,僅鋰離子電池單元的全球市場價值將超過4000億美元,主要由對電動汽車和車輛的需求推動。為了確保電動汽車的廣泛部署以及延長電子設備和工具的運行時間和功能,需要改進電池性能和降低成本,這導致了下一代鋰離子技術研發的激烈競爭。本報告提供了對先進和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單元材料及設計的深入分析、趨勢和發展,包括硅負極、鋰金屬負極、正極材料(如LMFP、富鋰錳基、硫)和合成創新,以及對固態電池發展的介紹,以及其他研發領域。詳細介紹了每個技術領域的關鍵參與者和初創公司,并提供了硅、鋰金屬和正極材料份額的可
關鍵字:
電池 汽車電子 動力電池
2025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現場,EEPW邀請到了Allegro中國區現場應用工程師總監張超先生。這家成立于1990年的半導體企業,憑借35年的技術積淀,正在重新定義汽車電子的未來。當全球汽車產業經歷著從機械驅動向電驅化、智能化的深刻變革時,Allegro以高精度傳感器和集成化電源管理芯片為核心,構建起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技術矩陣。從TMR到線控轉向的底層重構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中,電流傳感器的精度直接決定了電池管理的效率。Allegro在2025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推出XtremeSense? T
關鍵字:
Allegro 電流傳感器 電機驅動器 汽車電子
超寬帶(UWB)技術作為典型的"軍轉民"創新案例,其發展歷程映射了現代科技從軍事機密走向普惠民生的演進路徑。該技術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脈沖通信研究,早期因獨特的寬頻帶特性(覆蓋數Hz至數GHz)和低功率譜密度(等效于環境噪聲水平),被美軍用于高精度雷達探測與隱蔽通信系統。在冷戰結束后,隨著全球技術解禁浪潮,UWB開始向民用領域滲透:1990年代,科研機構發現其納秒級脈沖調制特性不僅能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還可通過全數字化架構顯著降低設備成本,這為商業化奠定了基礎。2002年2月,美國
關鍵字:
UWB 汽車電子 無鑰匙進入
?在2025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汽車電子專題采訪中,安森美(onsemi)系統應用工程師Austin先生,深入解讀了其顛覆性的無MCU前照燈方案,展現出汽車照明領域從硬件架構到智能交互的全面革新。這一方案不僅打破了傳統車燈依賴MCU的設計范式,更通過10Base-T1S以太網技術與域控制器架構的融合,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進程提供了關鍵支撐。從 ECU 到域控制器的架構重構傳統汽車照明系統采用“ECU-CAN總線-MCU-LED驅動”的分布式架構,每個車燈節點需獨立配置MCU及周邊電路,導致成本高企
關鍵字: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安森美 智能車燈 汽車電子
2025年4月15日,德州儀器(TI)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期間舉辦媒體分享會,圍繞汽車電子、人形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能源基礎設施、邊緣AI四大核心領域,展示了其最新的半導體技術成果與行業解決方案。TI中國區技術支持總監趙向源在分享中強調,TI正通過模擬與嵌入式產品組合的深度創新,推動“更智能、高效、安全及可持續”的產業變革。?汽車電子:從感知到控制,構建全場景智能化架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與網聯化的加速,推動半導體技術向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集成度演進。TI全新發布的LMH13000集成式激光雷達驅動
關鍵字:
德州儀器 邊緣智能 汽車電子 儲能 工業
控制類芯片介紹控制類芯片主要就是指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即微控制器,又叫單片機,是把CPU的主頻與規格做適當縮減,并將存儲器、定時器、A/D轉換、時鐘、I/O端口及串行通訊等多種功能模塊和接口集成在單個芯片上,實現終端控制的功能,具有性能高、功耗低、可編程、靈活度高等優點。車規級MCU示意圖汽車是MCU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據IC Insights數據,2019年全球MCU應用于汽車電子的占比約為33%。高端車型中每輛車用到的MCU數量接近100個,從行車電腦、液晶儀表,
關鍵字:
MCU 單片機 汽車電子 微控制器 芯片
2024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期間,全球領先的模擬技術廠商ADI(亞德諾半導體)首次披露了其汽車業務的最新戰略動向。在《電子產品世界》的獨家專訪中,ADI汽車產品部總監陳晟先生一起深入解讀了公司在智能駕駛、軟件定義汽車、智能座艙等領域的創新布局。隨著汽車產業向智能化深度轉型,這家深耕汽車電子領域三十余年的技術巨頭,正在通過"高性能感知+高速連接"的雙引擎戰略,推動汽車從機械產品向智能終端的蛻變。?ADI汽車產品部總監?陳晟?感知與連接:構建智能汽車的"
關鍵字:
ADI 上海慕尼黑電子展 汽車電子
在2025年上海慕尼黑電子展上,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邁來芯(Melexis)亞太區汽車業務市場負責人Jerry接受了專訪。這家總部位于比利時、擁有37年歷史的科技企業,以其創新的傳感器和驅動器技術,在汽車電子領域持續突破傳統技術邊界。從線控底盤到800V高壓架構,從碳化硅功率器件到智能座艙,邁來芯正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為智能汽車時代構建安全可靠的技術底座。?邁來芯亞太區汽車銷售總監?Jerry(高宣)核心技術突破:雙面承壓傳感器改寫行業標準在熱管理系統壓力傳感領域,邁來芯推出的MLX9
關鍵字:
邁來芯 汽車電子 傳感器
聯網汽車正變得無處不在,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95%的新車都將配備內置連接功能。連接性以及豐富的汽車數據是當今汽車行業的重要驅動力。從這些數據中獲得的洞察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駕駛行為,甚至車輛的性能表現。然而,要實現這些好處,車輛到云端的數據管理策略至關重要,汽車制造商(OEM)正在尋找將車輛中的云連接與邊緣設備集成的方法。OEM希望通過利用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和數據分析的進步,提升車輛性能和客戶體驗。預先構建的集成(硬件和云提供商)有助于更快地推向市場。然而,開發者和客戶
關鍵字:
恩智浦 軟件定義汽車 汽車電子
人們曾一度認為飛行時間 (ToF) 是汽車行業中一種獨特而又陌生的技術。由于缺乏汽車級傳感器,加之尚未形成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該技術成本高昂,因此未能得到廣泛應用。ToF 傳感器本身分辨率相對較低也是一個制約因素,由于視野 (FoV) 狹窄或寬視野空間分辨率不足,因此應用十分有限。隨著更多主動安全標準(例如 NCAP)的推出以及 L4和L5級無人駕駛汽車對更多功能的解鎖,ToF 技術迎來了新的發展勢頭,不再局限于車內應用。現在,ToF 技術已在近距離保護等外部應用中進行評估,因為它不僅結合了高分辨率和近距
關鍵字:
ToF 傳感器 汽車電子
交通電氣化:挑戰與機遇交通電氣化是當今時代一項重要的技術倡議。在20世紀的最后25年中,交通領域的突破性創新極為罕見。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電池和高功率半導體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如今,消費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達數百英里。先進的半導體(如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以及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等材料,使得功率水平可達兆瓦級的精確電子驅動成為可能。與此同時,人工智能(AI)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自動化情境分析與控制。交通電氣化的社會需求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的迫切需求正在深刻改變交通行業。隨著這種需求的增
關鍵字:
汽車電子 新能源汽車 電氣化
在智能汽車與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汽車照明系統正經歷著從"功能性"到"智能化+美學化"的深刻變革。傳統鹵素燈泡和普通LED光源正逐步被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取代,這種新型光源不僅能實現更纖薄的造型設計,還能通過像素級控制創造出動態光效。例如,奧迪e-tron系列車型的貫穿式尾燈、奔馳S級的流星雨大燈,都展現了OLED在汽車設計中的巨大潛力。 但OLED的驅動控制遠比傳統光源復雜。每個像素點需要獨立控制亮度與開關時序,同時還要滿足車規級可靠性要求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LED驅動器 汽車電子
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汽車電子 基礎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