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MC7日宣布針對65納米、40納米及28納米工藝推出已統合且可交互操作的多項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技術檔案。這些與設計相關的技術檔案套裝包括可互通的工藝設計套件(iPDK)、工藝設計規則檢查(iDRC)、集成電路布局與電路圖對比 (iLVS),及工藝電容電阻抽取模組 (iRCX)。
iPDK、iDRC、iLVS,及iRCX技術系由TSMC與EDA合作伙伴一同在半導體產業的互通項目下通過驗證,也是TSMC「開放創新平臺」之一部份。
- 關鍵字:
臺積電 EDA 65納米 40納米 28納米
- 市場調研公司FBR分析師Hosseini關于臺積電與聯電的競爭態勢展望,認為直到年底全球代工業仍是不錯, 尤其是高端代工。
無論臺積電或者聯電它們的硅片出貨量都好于預期,2010 Q1臺積電Q/Q持平或者-2%及聯電為上升3%或者持平。表示市場需求包括消費電子和通訊持好。對于Q2,Hosseini認為臺積電的出貨量有10% 的增長, 而聯電也可在8%-10%。
因為今年代工的業績亮麗,所以兩大代工巨頭的產能成為關鍵, 它們的產能利用率都很高及不用擔心庫存增加的風險。Hosseini認為,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40納米
- 4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執行長張忠謀(Morris Chang)表示,公司今年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將超過日本市場,不過他尚無將最先進的制造廠遷往中國大陸的計劃。
張忠謀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更傾向于將先進的晶圓廠留在臺灣,以擴大公司的規模和優勢。
張忠謀對于投資中國大陸的風險有切身體會:繼臺積電起訴競爭對手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竊取商業機密后,去年11月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臺積電獲得中芯國際8%的股權以及另外2%的認股權證。
不過,這位芯片行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 臺積電CEO張忠謀表示,雖然該公司今年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額將超越日本,但他并不準備將最高端的制造工廠遷往大陸。
按照收入計算,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外包廠商。盡管臺灣當局最近放松了對大陸的高科技投資限制,但他并不準備將高端工廠從臺灣遷往大陸。他說:“我更愿意在臺灣提升我們的規模和優勢。”
臺積電此前曾經起訴中芯國際竊取其商業機密,但雙方于去年11月達成和解。臺積電獲得中芯國際8%的股權,并獲得了另外2%的期權。
張忠謀表示,之所以選擇留在新竹是因為臺積電的規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
- “中國大陸去年成為半導體最大消費市場,”高盛證券最新科技股研究報告指出,由于中國大陸政府去年的刺激消費方案,使得中國大陸消費電子業績在全球消費力下滑的時候異軍突起,2009年中國大陸的手機、PC市場分別占全球出貨量從2008年的20%、14%提高至23%、16%,并點名臺股相關的半導體股包括臺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及聯發科,目標價分別為63元、15元、27元、42元、605元,其中聯發科評等為買進外,其它評等皆為中立。
高盛證券認為,從中國大陸在手機、PC及電視的消費力
- 關鍵字:
臺積電 半導體
- 日前臺灣當局放寬晶圓代工登陸標準后,臺積電已于日前向投審會遞件申請入股中芯國際,預計取得中芯國際約10%股權,目前仍待投審會審核中。至于臺積電大陸松江廠0.13微米升級申請案,預計將是該公司下一步的動作。臺積電表示,只要相關申請文件一準備好,就會隨時送件。此外,外傳臺積電擬將合并臺灣光罩,2家公司皆予以否認。
臺積電在2009年11月與中芯國際的侵權官司達成和解協議,中芯國際同意支付臺積電2億美元現金、8%的公司股權以及另外2%的認股權證。針對政府日前放寬晶圓代工登陸標準,臺積電也已于日前提出申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 根據WSTS統計,09Q4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值達673億美元,較上季(09Q3)成長7.0%,較去年同期(08Q4)成長28.9%;銷售量達 1,549億顆,較上季(09Q3)成長3.2%,較去年同期(08Q4)成長31.8%;ASP為0.434美元,較上季(09Q3)成長3.7%,較去年同期(08Q4)衰退2.3%。200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全年總銷售值達2,263億美元,較2008年衰退9.0%;總銷售量達5,293億顆,較 2008年衰退5.6%;2009年ASP為0.428美元,較2008年衰退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內存
- 由于矽晶圓材料上漲,加上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使得晶圓雙雄與客戶在代工價格拉鋸戰持續進行,據半導體業者透露,臺積電擬對國際整合元件(IDM)大廠和IC設計客戶分別調漲報價2%和2~6%,聯電則僅調漲 1~2%,預計最快第2季反映,由于2家晶圓代工廠報價漲幅不同,未來是否有客戶訂單移轉情況發生,將值得留意。
隨著時序即將進入第2 季,晶圓雙雄與客戶端之間代工價格調漲動作,亦更趨于緊張階段,據半導體業者透露,臺積電對于IDM客戶如英特爾(Intel)、超微(AMD)、德儀 (TI)和飛思卡爾(Free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 臺積電公司日前向臺當局遞交了接收大陸中芯國際10%股權的申請書。2009年11月份,臺積電在控告中芯國際侵犯專利權并竊取其商業機密的官司中逼得后 者與自己達成了和解協議。
按照當時和解協議的規定,中芯國際將支付臺積電2億美元的現金,并將其10%的股權轉讓給臺積電公司。不過當時由于臺當局對臺企半導體公司赴大陸投資有種種嚴格限制,因此臺積電遲遲無法取得這10%的轉讓股權。不過今年2月份,當局放松了有關的限制。
- 關鍵字:
臺積電 芯片制造
-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參加臺積電LED研發中心典禮時表示,LED事業將來會為臺積電帶來相當好的利潤。
臺積電繼本周在高盛論壇中表示,看好下半年半導體業,并上調今年全球半導體業增長22%后,今又再度表示,對今年半導體業景氣覺得很光明,甚至連明年都相當光明。
張忠謀日前談論到今年下半年半導體業,與去年相比,基期高的原因,成長會較為趨緩,一度讓外界聯想他對半導體業景氣看法有修正。不過,本周他在高盛的“兩岸科技論壇”上,他則再度重申,看好下半年半導體景氣,并上
- 關鍵字:
臺積電 LED
-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已向臺灣“經濟部”投審會遞件申請參股中國大陸最大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
該報報導引述臺灣負責審核赴大陸投資案的投審會官員稱,雖然此案預期會順利通過,但須等“經濟部”工業局、經建會、金管會等相關單位審查后,才召開投審會內部委員會審議決議。
報導引述投審會執行秘書范良棟稱,各部會有可能召開委員會討論,若覺得有資料不足之處,會要求臺積電補件說明,因此審議需要多久目前仍無法推估。
針對侵權官司,中芯在去年11月與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晶圓代工
-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積電今日將舉辦發光二極管 (LED)照明技術研發中心暨量產廠房動土典禮,預計臺積電董事長暨CEO張忠謀將親自出席。
臺積電LED照明新事業重要成員之一的處長陳嘉南表示,臺積電長期專注矽晶領域,在LED布局也將會以此出發。
陳嘉南指出,初步規劃臺積電在LED領域發展將自LED后段切入,從光源處理、電力驅動到散熱模塊等,全部整合在矽晶圓上。
陳嘉南說,矽晶圓基板在標準化大量生產具相對優勢,且散熱是陶瓷基板的3倍,此外,還有準確度高及可靠度高等優點。
臺積電將于新竹
- 關鍵字:
臺積電 LED照明 矽晶圓
- LED照明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期,臺積電布局腳步更趨積極,預計LED照明研發中心和量產廠房于25日進行動土典禮,不排除董事長張忠謀及新事業部總經理蔡力行皆會出席主持。此外,臺積電也加入成為臺灣照明委員會(CIE)成為執行委員之一,未來臺積電將先切入LED后段制程,將光、電、熱處理整合于矽基板上,以提供照明產品所需元件,將開辟B2B的企業客戶應用市場。
臺積電為追求未來營運持續成長,于2009年展開新事業布局,并由前總執行長蔡力行擔任新事業總經理,負責新事業發展規畫。如今該公司在新事業布局又有新進展
- 關鍵字:
臺積電 LED照明 矽晶圓基板
-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臺積電-本公司2009年第四季每股盈余新臺幣1.26元
1.召開法人說明會日期:99/01/28
2.召開法人說明會地點:遠東國際大飯店叁樓遠東宴會廳
(臺北市敦化南路二段201號)
3.財務、業務相關資訊:
本公司今(28)日公布2009年第四季財務報告,合并營收為新臺幣920.9億元,稅后純益為新臺幣326.7億元,每股盈余為新臺幣1.26元(換算成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0.19美元)。
與2008年同期相較,2009年第四季營收增加42
- 關鍵字:
臺積電 90納米 芯片制造
- 還記得去年12月5日,臺積電舉辦了年度供貨商論壇,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意外現身,郭董當時表示,今年零組件普遍可能均出現缺料情形,預期芯片也會很缺,大家都得要看臺積電供貨是否順暢。
當時,芯片市場缺貨問題還不是很明顯,除了繪圖芯片受到臺積電40奈米良率影響供貨不順外,其它芯片銷售情況還算順暢。但是,去年底歐美圣誕節旺季銷售成績不惡,今年2月中國農歷春節期間,電子產品銷售又拉出長紅,讓半導體市場庫存水位持續維持低檔,芯片缺貨問題開始浮上臺面。
但在去年12月到今年3月,臺積電、聯電、日月光、硅品等
- 關鍵字:
臺積電 封測
臺積電介紹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網站:http://www.tsmc.com.tw/ 英文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臺積公司于1987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是全球第一家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身為業界的創始者與領導者,臺積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