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發科在攻下大陸中低端手機芯片市場之后依然不滿足,開始向大陸數字電視市場滲透。
昨天,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聯發科已經跟海信、康佳兩大液晶電視企業達成合作,獲得了后兩者芯片采購訂單,明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出貨。這是聯發科迄今為止首次搶下大陸電視品牌大廠的電視芯片訂單。
不過,這家公司顯得很謹慎。公司助理發言人梁厚誼對《第一財經日報》承認了該項合作的存在。并表示,公司一直在觀察大陸平板電視市場的發展。但她不愿評價雙方合作,以及未來出貨量規劃。而海信、康佳同樣不愿評論,僅表示會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推出不同
- 關鍵字:
半導體 液晶電視 芯片 數字電視
- 恩智浦半導體(NXPSemiconductors)(由飛利浦創建的獨立半導體公司)宣布將對GloNav公司進行并購。GloNav公司是一家美國的無晶圓半導體公司,為全球定位系統(GPS)及其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單芯片解決方案。恩智浦將為此次并購支付8,500萬美元,并視情況追加高達2,500萬美元現金,這將取決于今后兩年GloNav的營業收入與產品發展狀況。通過此次并購恩智浦可快速進軍已被廣泛認可的GPS產品與技術市場。本次并購預計會在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具體時間取決于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
恩
- 關鍵字:
恩智浦 半導體 GloNav 消費電子
- 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以全球經濟不景氣為由,調低了200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收入預期,不過對于整個市場形勢仍持樂觀態度。
據國外媒體報道,iSuppli的最新預期顯示,2008年全球半導體銷售收入將增至2914億美元,較2007年2709億美元(評估數據)增長7.5%,而iSuppli今年9月份預測的增幅為9.3%,預期增幅減少了1.8個百分點。
iSuppli表示,2008年半導體市場將受到了能源成本上升的不利影響,美國經濟2008年的預期并不樂觀,而美國經濟的影響力自然會波及全球
- 關鍵字:
半導體 芯片 NAND 半導體材料
-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周四發表聲明預計,由于電腦內存制造商減少投資,明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規模將縮小近10%。Gartner預計,明年全球芯片設備支出將從今年的448億美元下降至403億美元左右。
由全球用于生產微芯片的產品制造商組成的行業協會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本月初預計,2008年全球芯片設備的支出為410.5億美元,不過該協會估計2007年的芯片設備支出為417億美元,認為下降幅度小于上述的下降幅度。
Gartner分析師克勞斯在談到電腦中使用的DRAM(動態
- 關鍵字:
芯片 半導體 DRAM IC 制造制程
- 國家近期將逐步完善半導體產業政策,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將產業發展逐步納入法制化軌道。
據電子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管理司丁文武副司長介紹,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進一步鼓勵IC制造業發展的政策,新政策有望在今年底之前出臺。此外,國家有關部門還制定了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將軟件與集成電路發展納入法制軌道,此條例已經納入今年國務院的立法規劃。
據了解,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相關的科技規劃都把發展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國家“十一五”科技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課題中,有2個與集成電路有關。“十一
- 關鍵字:
半導體 集成電路 IC 半導體材料
- 飛思卡爾半導體日前推出嵌入式IP語音(VoIP)參考平臺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采用VoIP 技術,旨在加快工業嵌入式語音應用的上市步伐。該解決方案由飛思卡爾和Arcturus Networks合作開發,可用作評估和開發工具包、使用就緒模塊或者是集成到客戶的硬件及軟件產品中去的微控制器 (MCU)和軟件組合。
飛思卡爾的M53281KIT是一款VoIP參考平臺,同時也是評估和開發工具包,內置主板、基于 ColdFire® MCF53281 MCU系列的VoIP模塊、VoIP語音處理軟件和來自
- 關鍵字:
飛思卡爾 VoIP 半導體 MCU和嵌入式微處理器
- 中國的IC需求增長速度正在放緩。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從需求角度來看,預計200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長15%,2008年增長12%,2009年增長10%,2010和2011年分別增長11%和13%。
2007年中國半導體市場營業額有望增長15%,符合iSuppli公司的預測。實際上,預計2007年中國IC營業額將從2006年的450億美元上升到520億美元。這將是中國半導體市場年營業額首次突破500億美元。
iSuppli公司預測中國半導體市場2008年擴張12%,當年營業額將達到
- 關鍵字:
IC 半導體 電子 IC 制造制程
-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在晶體管技術日新月異的60年里,有太多的技術發明與突破,也有太多為之作出重要貢獻的偉人們,更有半導體產業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恩怨情仇,曾經呼風喚雨的公司不再是永遠的霸主。本文筆者大膽預言半導體產業四大趨勢。
第一大趨勢:30年河“西”,30年河“東”。
回望晶體管誕生這60年,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半導體產業明顯向東方遷移的趨勢,特別是從80年代末開始。1987年臺積電這個純晶圓代工廠的成立,宣告著半導體制造業
- 關鍵字:
半導體 晶圓 IC 半導體材料
- 引言
現代汽車中的半導體技術和產品正在迅猛增加,消費者對附加功能的需求正將汽車從一個以電氣系統為輔的機械系統,變成一個沒有電子系統就無法正常運行的機電系統。這一發展趨勢刺激了市場對優質、強大并具有成本效益的硅解決方案的需求。
過去,汽車工業更重視電氣系統,而不重視電子系統。例如,照明系統過去經常使用繼電器、熔斷器和電源開關作為主模塊設計。今天,ST的“智能”硅解決方案正將汽車工業引入一個嶄新的激動人心的汽車設計時代。這場革新不僅發生在傳統的電氣系統,而且還涉及到機械系統?,F在幾乎沒有汽車制
- 關鍵字:
汽車電子 半導體 硅 繼電器 傳感器 執行器
- 1 引 言
隨著微波半導體技術和微波集成電路的發展,微波設備和系統也趨向于小型化、輕量化、固態化和集成化。微波系統中的微波源也對其諧振器的小型化、高Q值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微波介質諧振器振蕩器(DRO)由于使用高Q值(5 000~10 000)的微波介質諧振器作為穩頻元件,故具有頻率穩定度高、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結構簡單等突出優點,已廣泛應用于現代衛星通信和其他微波系統中,成為新一代的微波固態源。
根據DR對振蕩電路的不同耦合方式和所起的作用,DRO通??刹捎脙煞N類型的電路來實現: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集成電路 振蕩器 半導體材料
- 今年12月16日是晶體管誕生60周年紀念日,但是摩爾定律的發現者,英特爾公司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卻在接受美聯社采訪時說,摩爾定律還只能延續十年,此后在技術上將會變得十分困難,在他看來,晶體管體積繼續縮小的物理極限即將達到。美聯社評論稱,由此,曾經驅動了數字技術革命--甚至是現代經濟--的半導體技術引擎將"剎車"停車。
"摩爾定律"可以簡述為:每18個月,同一面積芯片上可以集成的晶體管數量將翻一番,而價格下降一半。問世40多年來,摩爾定律對推動整個半導體行業發展,驅動數字革命和加速信息
- 關鍵字:
嵌入式系統 單片機 晶體管 半導體 摩爾定律 IC 制造制程
- 如何發展中國半導體設備業的討論一直是近年業界的熱點之一,完全自主技術是值得自豪的,與外資、外來技術合作的“借殼孵蛋”的方式也不失為一個良策。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專場研討中,如何看待本土化(Local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半導體產業鏈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合作過程,東電電子(上海)有限公司(TEL)總裁陳捷以東電的經驗談到了日本半導體裝備業的成功之路。他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本土的半導體產業開始迅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本土化 全球化 IC 制造制程
- 工研院IEK針對2007年前三季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發表研究報告指出,2007第一季至第三季臺灣電子零組件海內外產值為新臺幣5,280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9%,其中化合物半導體組件產值新臺幣429億元;被動組件產值新臺幣867億元;印刷電路板產值新臺幣2,511億元;連接組件產值新臺幣939億元;能源組件產值新臺幣533億元。
IEK指出,2007第一季至第三季臺灣化合物半導體組件產值達新臺幣4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其中以LED為主要增長動力。2007年在手機用白光LED市場占有率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PCB TFT-LCD 半導體 元件 制造
- 據國外媒體報道,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稱,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銷售收入比2006年增長了2.9%達到2703億美元。
在全球最高十家半導體制造商中,有二家公司實現了二位數增長,但有些廠商的收入低于去年。調查數據顯示,今年英特爾的銷售收入從去年的304億美元增長了8.2%達到329億美元,它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11.6%上升為12.2%在全球排名第一。
韓國三星電子位居第二,它的銷售收入從去年的201億美元增長了3.5%為208.5億美元,市場份額與去年持平為7.7%;日本
- 關鍵字:
模擬技術 電源技術 半導體 三星 英特爾 半導體材料
?半導體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