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記者李文】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首爾高等法院18日對三星電子副會長、集團實際控制人李在镕涉嫌行賄案進行重審宣判,判處李在镕有期徒刑2年零6個月,李在镕當庭被捕。 韓國法院方面裁定,李在镕請托時任總統樸槿惠和其親信崔瑞元(原名崔順實)幫助其繼承經營權并提供86.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103萬元)賄賂的行賄罪成立。法院認定,被告人應樸槿惠要求積極行賄,暗示希望樸槿惠行使總統權限幫助其繼承經營權之意。法院還認定,三星守法監視委員會活動缺乏實效,不宜作為量刑的參考要素。 消息一出,韓國財經界嘩然,惋
- 關鍵字:
三星 李在镕
- 高通驍龍888不論是發布前的玩家期待,還是發布后各種測試中發現的功耗和發熱"翻車"問題都可謂是萬眾矚目。有人說這是因為使用了三星5LPE工藝的原因,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三星5LPE工藝又是什么情況呢?讓我們從頭說起吧:晶體管工藝物理極限我們常說的半導體工藝,比如40nm啊,65nm啊這些一般是指晶體管的大小或者晶體管的柵極長度。但是在22nm之后,摩爾定律其實是放緩甚至失效的,廠商對新工藝的命名也更多地是出于商業考慮了,這點上三星臺積電都承認過。ARM
CTO也在前幾年就做過表態,半
- 關鍵字:
驍龍888 三星 5nm
- 今日晚間,三星Galaxy S21系列國行版正式亮相。國行版包括三星Galaxy S21、Galaxy S21+和Galaxy S21 Ultra三款,其中Galaxy S21 Ultra超大杯的影像有大幅升級。在Galaxy S21 Ultra上,三星為其配備了全新的四鏡頭模組,其中主鏡頭使用三星自家的1.08億像素傳感器鏡頭。這顆傳感器由三星全新設計,支持9in1像素合成技術,合成后的像素面積可以達到2.4μm,可以實現弱光下的降噪能力提升200%,同時這顆鏡頭可以拍攝12 bit的HDR RAW格式
- 關鍵字:
驍龍888 三星 Galaxy S21 Ultra
- 海外網1月18日電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18日下午,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對李在镕“親信干政”案二審重審宣判,判處其2年零6個月有期徒刑,李在镕當庭被捕。此前檢方要求法院判處9年。李在镕現年52歲,是三星電子副會長、三星集團實際掌門人。 根據檢方指控,2017年2月,李在镕涉嫌向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和崔順實行賄,以助其繼承經營權,行賄金額高達29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 資料圖:樸槿惠與李在镕資料圖:樸槿惠與李在镕 一審法院認定李在镕的部分行賄罪成立,并判處有期徒刑5年,二審法院則作出有期徒刑
- 關鍵字:
三星 李在镕
- 前段時間小米發布了小米11手機,可以說是揭開了2022年手機市場競爭的序幕,緊接著近日IQOO發布了IQOO7手機,而且紅米方面也是宣布了自己的新機,我們都知道本次小米11它的屏幕是它的主要賣點,小米方面也表示說,這將會是小米最貴的一款屏幕,也是最好的一款屏幕。紅米方面也表示說他們對紅米k40手機上使用的也將會是最貴的全面屏。看到這相信許多用戶之前的疑問又出來了,什么樣的屏幕才算好呢?我們都知道,在之前小米和華為都因混用三星和國產的屏幕而受到網友的批評,所以許多人也都認為三星的屏幕是好的,而孰不知三星的A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屏幕
- 1月14日晚,三星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機Galaxy S21系列,這也是近年來問世最早的S系列旗艦,共有Galaxy S21、Galaxy S21 Plus及Galaxy S21 Ultra三款,首次支持S Pen,拍照也大幅升級。屏幕方面,Galaxy S21是6.2寸2400x1080屏,Galaxy S21 Plus是6.7寸2400x1080屏,這兩款是直屏設計,而Galaxy S21 Ultra則是6.8寸曲屏設計,分辨率則是3200x1440。三款Galaxy S21系列手機都支持120Hz高
- 關鍵字:
三星 Galaxy S21
- 對于各大智能手機廠商來說,目前可供選擇的高端手機CMOS圖像傳感器供應商不多,主要是索尼和三星。 1月14日,有消息稱,英國調查公司Omdia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三星于去年12月開始,已將CMOS圖像傳感器(CIS)的價格提高了40%。此外,其他其他CIS供應商的價格也提升了20%左右。 根據報告顯示,“產能不足”是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去年下半年,CMOS圖像傳感器就已處于全球大缺貨的狀態,根據TechnoSystem
Research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CMOS影像傳感器年產值159億美元,
- 關鍵字:
三星 CMOS
- CIS芯片市場在全球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手機攝像頭出貨逆勢增長屢創新高。隨著5G商業應用的到來,相信攝像頭也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在軟硬件配置和操作體驗兩大維度中...
- 關鍵字:
CIS 三星 索尼
- 除了發布Exynos 2100處理器,三星在這次的Exynos活動上還確認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們與AMD合作了多年的定制GPU很快就要露面了,將用于下一款旗艦機上。現在的Exynos 2100處理器使用的是ARM的Mali-G78 GPU核心,總計14核,所以三星自己開發的GPU架構會是下一款Exynos處理器,GPU會是重點,這大概也是Exynos 2100的GPU堆料欠點意思的關鍵原因。三星LSI業務總裁Inyup Kang博士確認,與AMD合作的下一代移動GPU會用于下一款旗艦產品,不過他沒有明確是
- 關鍵字:
RDNA 三星 AMD GPU
- 要點:新思科技與三星基于Fusion Design Platform開展合作,充分釋放三星在最先進節點工藝的優勢經過認證的流程為開發者提供了一整套針對時序和提取的業界領先數字實現和簽核解決方案新思科技Fusion Design Platform能夠實現業界最佳結果質量和最短交付時間,加快高性能計算設計周期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期宣布與三星開展合作,基于新思科技Fusion Design Platform?提供經認證的數字實現、時序和物理簽核參考流程,以加速
- 關鍵字:
新思科技 三星 高性能計算
- 2021年1月7日-三星電子發布了其2021年NeoQLED、MICROLED和Lifestyle電視新品,這是在2021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2021)之前,三星舉辦的FirstLook線上發布活動。此次推出的新品系列,不僅呼應了三星對“無障礙性”、“可持續性”和“創新性”的承諾,還融入了三星新的科技成果,有助于重新界定電視在用戶家庭中的角色。三星電子視覺顯示業務總裁JHHan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見證了科技的力量,它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促進了我們彼此間的聯系”,他說,“三星在秉持
- 關鍵字:
三星 NeoQLED MICROLED
- 2019年8月,三星宣布推出1.08億像素的ISOCELL Bright HMX傳感器,標志著手機正式進入了一億像素時代。現在,兩億像素時代也不遠了。近日,國外的知名博主 @UniverseIce爆料稱,三星即將推出200MP(兩億)像素傳感器。該博主表示,三星將在2021年推出多款新型傳感器,而即將到來的就是一款兩億像素傳感器。不過,該博主并未透漏有關該傳感器的更多消息,具體的發布時間也不知曉。距三星發布第一款一億像素的傳感器ISOCELL Bright HMX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之后,三星對這款傳感器
- 關鍵字:
三星 兩億像素 傳感器
- 雙方合作包括多個簽核域和跨庫特征提取,以加速設計收斂 簽核解決方案的創新能夠解決從5納米到3納米的獨特挑戰,以確保簽核準確性,并將運行速度提高20倍、內存消耗減少50% ECO迭代減少5倍、提高硬件效率,從而提高客戶的生產效率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憑借其行業領先的黃金簽核產品組合,
公司已與三星晶圓廠展開合作,以實現經過充分認證的流程,顯著提升準確性、周轉時間和開發者生產效率。針對5G、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S
- 關鍵字:
新思科技 三星 3納米
-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即將于1月11日正式拉開帷幕。不同于其他專注于特定領域的展會,CES幾乎覆蓋了整個電子消費行業,小到芯片、手機,大到飛機、游艇,可以說它已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的風向標。然而,隨著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圍內“肆意妄為”,CES 2021將不同于往年的任何一場展會。為支持全球抗疫行動,CES 2021將舍棄拉斯維加斯這一“傳統地點”,首次在線上舉行這一為期4天的展會。CES主辦方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會(Consumer Techno
- 關鍵字:
CES 三星
- 據臺媒報道,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臺積電FinFET和三星GAA在3nm工藝的開發過程中都遇到了瓶頸。因此二者3nm制程工藝的開發進度都將放緩。此前,按臺積電公布的計劃,3nm將于今年完成認證與試產,2022年投入大規模量產,甚至業界有傳聞稱蘋果已率先包下臺積電3nm初期產能,成為臺積電3nm的第一批客戶。此前業界預計臺積電和三星的3nm工藝都會在2022年實現量產,而臺積電有望領先三星至少半年。此前臺積電曾宣稱,其3nm工藝會比目前最新的5nm工藝性能提升10%-15%,功耗將降低20%-25%。臺積電20
- 關鍵字:
臺積電 三星 3nm
?三星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三星!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三星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三星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