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統于長春世界首測成功
構建上述系統需要用于道路環境和車輛狀態檢測的各種傳感器以及用于信息提供、報警及操作支持的各種控制裝置。此外,與先進安全自動車(ASV)道路交通和通信信息系統配套的車載信息通信系統(Telematics)要滿足兩方面的通信需求:1、與道路信息的協調;2、與通信系統的協調??梢哉f,下一代ITS系統將建立在先進的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和互聯網的基礎之上。因此,以汽車為中心的信息通信技術、先進的駕駛支持控制系統和環境識別系統正是汽車電子發展的下一波熱點,其中,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9586.htm焦秉立博士說:“為了滿足基于無線的信息通信系統的需要,汽車中正在出現一個智能交通電子控制單元(ITSECU),由它通過WLAN和專用短程通信(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實現車與車之間、車與路之間的通信”。
綜上所述,專家得出的結論是:“隨著ITS的發展以及駕駛員對信息通信需求的增加,對路——車之間、車——車之間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
基于WAVE的長春市ITS應用試驗系統測試成功
2009年9月,世界上首次在公交線路上在線運行的試驗系統——長春市ITS應用試驗系統完成了前期測試工作。長春市ITS應用試驗系統是在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由長春市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集團公司和瑞薩合作開展。現階段以建設長春市智能公交運營管理系統為目標,在長春市人民大街306路公交線路上建立基于WAVE高速無線通信技術的ITS應用試驗系統。該系統的建立得到長春公交集團、長春信息港以及啟明信息技術股份公司等單位的大力協助。
據楊崢嶸介紹,WAVE通信技術完全可以滿足路——車間、車——車間的信息以及交叉點等的安全駕駛支持的信息傳輸,因為WAVE通信技術具備以下優點:低延遲(<100ms)、高速大容量通信(20Mbps);車車間、車路間以及車路車間的實時信息傳輸和交通信息的可視化、語音化。因此,WAVE技術完全可以勝任:交通移動工具的實時安全監控;交通監視及管理系統;公交運營管理系統與公交公共信息服務系統;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系統;交叉路、T字路、交匯道路與匝道等的安全駕駛支持;軌道及道路交通狀況、氣象以及其他商業信息傳輸與顯示。
在此次測試中,瑞薩選擇了在貫穿長春市主干道——人民大街的306路運營路線進行。從北面的北安路開始,重慶路、人民廣場、廣東大廈到市政府為止,一共設置五個站點,對應了五個車站RSU,同時在參與測試的三臺巴士上安裝了實時信息發送與接收系統。每個裝置能夠覆蓋200米的范圍,當車輛進入這個通信范圍的時候,車站的RSU就會和公共汽車的車載OBU進行通信,通過5.8G的無線通信裝置,發送到特定接收站,再通過接收站下埋的光纜,傳輸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就可以獲得每一臺巴士在通過每一個公交車站的信息,還有車輛本身的OBU提供的信息,從而完整獲得車輛在運營過程中的各種信息。
另外,在測試中還專門設置了一個交叉路口。因為從安全駕駛角度來講,進入交叉路口和大路口、T字路口之前實時傳輸路口信息給駕駛員,駕駛員就可以根據路口的實際狀況做安全的駕駛操作,這個圖像也可以傳回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得到這個交叉點的圖像以后,可以實時的把這個圖像傳給即將進入交叉口的車輛,輔助駕駛員提前做好駕駛判斷。
長春市信息港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過幾天的全面測試,已經證實了將WAVE技術應用于長春公交運營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因此,我們有信心將WAVE技術在公交系統里面進行推廣。除此以外,其他很多應用,如安全監視,公交管理信息服務和相關商業信息服務等等,都可以用這個控制系統來應用和推廣,這方面也已經通過測試得到了證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