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市場分析 > 背負三座大山本土汽車電子如何突圍

        背負三座大山本土汽車電子如何突圍

        作者: 時間:2009-11-02 來源:eccn 收藏

          不忙的周末,深圳市合正有限公司總經理郭依勤會來到北京的汽車4S店,看看公司新開發的IVI(信息娛樂系統)產品的使用情況。目前,該公司這款產品的月出貨量為2000臺。明年開春,這款產品將在全球發行,郭依勤預計,未來全球銷量每月會有20萬臺,外銷將占40%。同樣的日子里,在行業呆了10多年的沐先生,正忙著繼續升級自己的產品線,從CD、DVD到導航和車載電腦等。這些業內人士如此地精心的布局,正是為了迎接中國市場高漲的大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9459.htm

          金秋9月,中國車市全線飄紅。據北京市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9月份,北京新車交易量超過7萬輛,再次創造了新的單月銷售紀錄。這一數據比8月多了1萬輛,環比增長了17%;比去年同期更是多了3.5萬輛車,同比增長了103%。

          “隨著車市的紅火,汽車電子這兩三年也一直很火。”談及市場的紅火,沐先生很是高興。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DVD+GPS”這類產品在“后裝”市場非常暢銷,深圳和北京的市場南北呼應,映紅了汽車電子的“艷陽天”。“中國每年生產多少輛車,就有多少臺汽車音響。”沐先生說。按照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構想,在2009年,我國的汽車產銷量要力爭超過1000萬輛,3年平均增長率要達到10%。

          然而,有著讓人羨慕業績的中國本土汽車電子企業,卻徘徊于一個怪圈,那就是他們業績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價格便宜”、“利潤很薄”的后裝市場,而前裝市場和車體電子市場卻被外企牢牢占據著。

          “在前裝市場中,汽車增加一套帶‘DVD+GPS’功能的電子產品要花兩三萬元,而在后裝市場買一套產品只需兩三千元,差了十幾倍!”沐先生感慨道。 2009年中國汽車電子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484.3億元,2012年則超過3200億元;而后裝市場僅有幾十億元到幾百億元的規模,增長率最多不過 40%。

          在大好的市場前景下,中國的本土汽車電子企業為何被困于狹窄的后裝市場?是本土的企業偏安一隅嗎?記者經調查發現,表面紅火的中國的本土汽車電子企業,正承受著三大“難”山的重壓,嗷嗷待救。

          技術底子薄外企壁壘難突破

          “國外汽車電子企業用40%的資本控制了中國50%的汽車電子市場,攫取了中國汽車電子70%的利潤。”5年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格局正如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王小廣博士所言。而今,這樣的格局未有太多改變。據調查,目前中國汽車電子市場70%以上的份額由國外汽車電子廠商所掌控,這些企業包括博世、德爾福、偉世通、德國大陸、現代莫比斯、電裝、西門子VDO、法雷奧。在激烈的競爭中,孱弱的中國汽車電子企業幾乎無話語權可言。

          按業內的說法,汽車電子市場基本分為兩類。一是車體汽車電子:包括發動機、底盤和車身電子;二是車載汽車電子:包括行車電腦、導航、音響和信息娛樂系統,以及車載通信系統等。車載類又分為車廠定制的前裝和市場銷售的后裝。

          在車體汽車電子領域,技術幾乎被國外汽車電子廠商壟斷。“由于中國汽車工業在整車控制系統等汽車電子領域技術的缺失,使得缺乏本土汽車產業支撐的中國汽車電子企業沒有技術實力,更沒有渠道打入車體汽車電子市場。”沐先生抱怨道,同樣的原因,國產車載汽車電子產品也很難拿下汽車廠商“前裝”的訂單,只得通過 “后裝”渠道銷售。

          情況確實如此,目前在被外企壟斷的前裝市場,除了個別本土企業在一些非核心技術領域,如汽車影音有零星突破外,大部分企業掌握的技術都很有限。“本土企業能夠在車載汽車電子的后裝市場打拼,主要靠的就是價格低廉了。”對汽車電子產業頗有研究的東軟集團總裁王勇峰表示。

          核心技術成了中國的汽車電子企業突圍的第一道門檻。

          “近年來,雖然我國汽車電子在底盤、動力總成、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由于我國汽車電子產業整體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在一些關鍵技術上與國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廣東好幫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殷建紅坦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汽車電子企業絕大部分缺乏技術積累,也就更難談及核心技術,在技術標準上更缺少話語權,不敵國外廠商也很無奈。

          業內專家認為,自主創新既是汽車制造業發展的關鍵,也是汽車電子發展的關鍵。東軟汽車電子先行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淮也認為,創新是本土汽車電子廠商惟一的出路。

          事實上,國家也在號召汽車電子企業自主創新。在《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國家就提出了“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的要求。其中,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汽車總線控制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要求實現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另外,今后3年,國家還將投入100億元作為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汽車生產企業進行產品升級,提高節能、環保、安全等關鍵技術水平,并帶動企業和地方政府更大規模的投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县| 潞西市| 十堰市| 山西省| 慈溪市| 顺义区| 法库县| 马尔康县| 眉山市| 灵武市| 赤城县| 崇仁县| 山阳县| 玛沁县| 云林县| 涿州市| 和静县| 思茅市| 玉林市| 金华市| 奎屯市| 聂拉木县| 信宜市| 余姚市| 东光县| 雷山县| 光泽县| 石楼县| 兴文县| 离岛区| 郯城县| 通道| 珲春市| 德昌县| 保亭| 柳林县| 吉林省| 丹棱县| 金昌市| 孟连|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