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業復蘇勢頭顯現 期待政策持續支持
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也表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據夏鷹介紹,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在逆境中仍穩步成長,各個領域的業務均顯著復蘇。在該季度,中芯國際銷售收入比上季度增長82.5%,整體產能利用率達到75%,出片量比第一季度增加了102%;此外,在今年第二季度,0.13微米及以下先進邏輯晶圓的銷售收入較第一季度上升135%,相當于該季度總銷售收入的41%,今年2月-6月,中芯國際的訂單出貨比率一直大于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647.htm國家應加大扶持力度
經營業績的好轉是否意味著對半導體行業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已經消退?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復蘇的勢頭能否持續下去?對這些問題,業內人士出言依舊謹慎。周生雷表示,由于造成國際金融危機的許多經濟政策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歐美經濟復蘇需要較長時間,而且半導體行業在歐、美、日、韓已是非常成熟的行業,即便上升其速度也是緩慢的;相對來說,國內半導體行業這次回暖速度要更快一些,特別是手機、液晶電視、機頂盒、家電產品熱銷給國內IC設計公司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我們不能太過樂觀地認為半導體產業已完全擺脫了危機的籠罩,尤其是國外市場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于燮康也表示,“目前的市場只能說是一種強勁反彈,去庫存化因素的影響很大,基礎并不牢固。因此,必須保持國家宏觀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只有當需求量出現穩定的增長,并持續一段時期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才能說市場真的好轉了。鑒于國內半導體產業基礎薄弱,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裝備及材料依賴進口,對于這樣一個關乎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產業,國家應加大扶持力度。”
集成電路作為戰略性產業,一直以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自2000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受惠于國務院頒布的《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即國務院18號文),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18號文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將于2010年到期,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2008年第43號公告中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集成電路生產企業,進口設備及其配套技術、配件、備件,一律恢復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盡管國家相關部門考慮到實際情況,稅收新政策實際上從7月1日才開始正式執行,但由于中國集成電路企業核心設備依賴進口,其設備投資金額巨大,且可抵扣金額不大,因此希望對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繼續實行進口設備材料和零配件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的政策。”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熱切企盼政府各相關部門能夠充分考慮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各生產企業的實際需求,保留國務院18號文件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進口設備材料和零配件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并盡早出臺新的進一步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