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為何收回權杖?
6月11日,有臺灣“半導體教父”美譽之稱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又多了一個新職務——臺積電CEO。這個職務原本是四年前,由張忠謀親手交給了他的接班人蔡力行,可是四年過后,張忠謀又把它從蔡力行手上收了回來,臺積電發生了什么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970.htm已經78歲的張忠謀,原本應該是在家中含飴弄孫,他卻重披戰袍,再度回到一線。這個消息公布之后,引起臺灣經濟界大轟動,大家紛紛打聽:“臺積電怎么了,這位老人為什么要重新掌權?”“原來的CEO呢?蔡力行去哪了?”種種揣測在投資市場彌漫開來。
“我這次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CEO權杖交接的記者會上,張忠謀以78歲的高齡,發出這樣的豪語。“人心會浮動嗎?絕對不會。員工會看到我們走的對的一步,應該會更為振奮。我到底是創辦人。”
裁員風波
了解真相之后,張忠謀埋下換掉蔡力行的想法。
張忠謀創造的神話有多神?以下的例子就能說明。1999年9月21日凌晨,臺灣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地震。消息一傳出,幾千里外代表美國科技股市場的NASDAQ指數五分鐘之內就重挫不起,一直到接近天亮,知道臺積電的產能不受影響,NASDAQ市場秩序才恢復正常。
這樣的一位“教父級”人物,為何在經過慎重選擇接班人選之后,又將大權收了回去?這一切,都是金融海嘯惹的禍。
2008年三季度,全球金融海嘯讓臺灣科技業經歷了有史以來從未出現的大蕭條。六成、五成、四成、三成……隨著科技公司產能利用率節節滑落,島內恐慌氣氛讓企業界心驚肉跳。要知道,像臺積電這種績優生,不管是“9.21地震”,還是“2000年網絡泡沫化”,甚至是“SARS危機”,產能利用率也極少掉落到五成以下。
當時,新竹科學園區為了應對深不見底的景氣前景,廠商紛紛采取了休“無薪假”政策,狀況嚴重的企業甚至直接裁員。而臺積電一向是臺灣島內知名的最佳雇主企業,員工福利、勞資關系都是模范,這是張忠謀看重人才的地方。
張忠謀常說:“臺積電1987年成立至今,人才一直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但是,蔡力行此次處理員工的方式,卻傷透了張忠謀的心。張忠謀當然知道景氣情勢危急,所以他也能體諒經營團隊的困難,只是希望如果裁員,一定要告訴他,讓他自己來做決定。
臺積電原本就有一套行之有年的“績效考核制度”,有點類似GE杰克·韋爾奇設計的一套考核指標,公司績效排在最后的5%員工,會被正常地淘汰。但如果是因為營運出現問題需要遣散員工,一定要給予豐厚的照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