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市場分析 > 半導體:復蘇已現底部不穩?

        半導體:復蘇已現底部不穩?

        作者:王如晨 時間:2009-05-0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Gartner分析師艾倫森認為,確實看到一些積極信號,這是首次,但這并非是“持續性復蘇的開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130.htm

          也許我們應該回憶一下老謀深算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話。去年,他對CBN記者表示,金融危機的第一幕是“金融風暴”,第二幕叫“經濟衰退”,很多人以為第一幕結束了,并希望有驚奇出現,想不到第二幕卻已開始。

          中國力量?

          很多人將中國視為全球產業復蘇的最大動力。去年下半年以來,幾乎所有巨頭領導人都來過中國,他們言必稱中國制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與消費群體。而且似乎有意強調了中國家電、PC等產品下鄉,已經成為全球IT產業第一季增長的重要力量。

          這應該不是過度的溢美之詞。就連已經不太發表言論的臺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上周也坦陳,公司目前的主要增長,來自于大陸積極的內需刺激計劃帶來的消費動力。他首次公開表示,大陸目前熱銷的山寨電子產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他表示還有更大的市場。他援引調研報告說,美國消費者人均花費在產品上的錢約250美元,而中國、印度消費者人均花費僅20美元,增長空間巨大。

          受限于技術或營銷不力,大陸本土半導體產品自給率仍非常低,除MP3、攝像頭、部分山寨手機等產品外,PC類、主流手機中的,仍基本由境外提供。這繼續給了英特爾、ARM、高通、聯發科等巨頭龐大的機會。

          美國專業調研機構Information Network總裁Robert Castellano認為,中國大陸有市場需求,但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本身,根本無法扮演全球產業真正復蘇的力量。中國內需拉動,還需要很長周期。

          “還是要靠美國等主力市場來推進。”莫大康說,這也是半導體產業全球化的體現。

          即使從規模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也是十分弱小。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理事長俞忠鈺前日撰文說,目前外商獨資企業的銷售額,在本土營收中的比例高達55%,而國內半導體產業營收中,出口貢獻超過了70%。這意味著,如果美國等海外國家經濟難以復蘇,中國半導體產業將繼續遭受兩重壓力,一是海外巨頭貢獻比例降低,二是出口可能繼續下降。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开远市| 拜城县| 通化县| 始兴县| 白河县| 乌什县| 府谷县| 新邵县| 西峡县| 盖州市| 呼图壁县| 绥阳县| 祁阳县| 通州区| 遂溪县| 祁东县| 庆城县| 莱西市| 六枝特区| 罗山县| 荆门市| 任丘市| 蒙阴县| 石阡县| 阿克陶县| 正镶白旗| 临沂市| 仁化县| 临沭县| 老河口市| 大关县| 岳池县| 中山市| 孝昌县| 江山市| 沽源县| 大关县| 滨州市| 临西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