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硅谷模式為何失靈

        硅谷模式為何失靈

        作者: 時間:2008-12-30 來源:semi 收藏
          模式令人神往,尤其在中國現有條件下,崇尚創新,所以把它奉為至尊也合乎情理。然而仔細觀察在中國的產業中,可能有點異樣,為何失靈值得思考?

          一批批海外學子,仗著理解模式,又熟悉國情,因而回國創業,展現其自身價值。尤其在集成電路設計業中,相對孕育更大的機會。因為它們都有在國外公司的工作經驗,以及有一個團隊,加上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所以自信地認為采用模式,在中國搞個公司有成功的機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0549.htm

          通常所謂硅谷模式,在初創公司中有三種基本類型。1)得不到風投的資助而消失;2)得到風投的資助,實現一定目標之后,被別的公司收購,然后重新照此模式創建第二或第三個,這是部分創業公司的運行模式;3)公司繼續運行壯大,直至上市。這是最難的,在國外的成功者也不多,而在中國更難了。本文稱硅谷模式為何失靈,僅指的是想上市之后繼續發展壯大的公司。

          海外上市得到了什么?

          當一批中國的IC設計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象征著地位,榮譽等到來。表明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已經成功地跨越了第二道障礙,開始準備將公司做得更大更強,而發起再次攻擊。

          然而,作為中國的IC設計公司,上市之后并非一定帶來好運,如某公司,其股價從上市之初最高的20美元下跌至目前的1.74美元,(其上市時員工拿到的期權價格都在6美元以上)。公司的市值已經只剩下6000萬美元左右,而其帳面上的凈資產超過1億美元。如要對股民負責的話,早該退市。

          或許有人會想到這是西方對于中國業的壓制策略之一,然而持續的經營虧損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中國的IC設計公司不可能依靠股市的幫助,也即資本運作來逐步發展壯大,這一點與硅谷模式存在很大的差距,也即通過海外上市并非能帶來融資的幫助。

          在中國的環境下可能會變性

          分析為什么硅谷模式在中國的環境下會失靈。并不是硅谷模式不對,而是在中國現有條件下,摻進去眾多的中國元素之后會發生變異。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媒體的搖旗吶喊,無疑讓某些海歸創業公司走上了一條成長的捷徑。但明星的耀眼光環,過高的公眾期望,又使它們喪失了應有的野性和活力,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時,或許思路是對的,想要為國爭光,然而沒有準確的市場定位以及迅速奪取得市場而悔之晚矣。

          如針對手機市場的移動多媒體芯片,全球三類公司有不同的策略,如高通、TI等國際大廠推出集成多媒體功能的單芯片解決方案,從而消除了單獨的多媒體芯片存在的必要性;而大陸設計公司的思路是迫于技術能力及研發投入等的限制,做雙芯片方案,而試圖將多媒體芯片的功能做得最好;而臺灣的聯發科,卻提供低成本的單芯片方案。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2004年時聯發科的手機芯片營業額不過3000萬美元,2005年就變成3億美元,2006年再翻一番。 而與此同時,大陸設計公司的手機芯片業務卻在大幅的倒退,甚至可以說徹底地被聯發科趕出了局。

          前展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現北極光創投的合伙人陳大同坦承,“展訊向聯發科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千萬不能技術導向,而要市場導向。展訊太想做到100分,把功能做到最好,結果耽誤了市場時機。而聯發科可能只做到80分就推出產品,但已經足夠了,因為客戶原本只期望60分。”

          在這種“眼睛向外,市場在外”的主導思路下,大陸設計公司來自內地的收入比例還在持續的萎縮,如中星微2003年來自內地的收入有26%,而到2007年年報顯示已經不足5%。相比之下,聯發科手機芯片去年出貨量已經達到了1.5億顆,其中九成是內地的客戶 。

          硅谷模式也不能離開中國市場

          市場決定一切,而中國的市場占全球近1/3,所以硅谷模式也不能離開中國市場。但是中國市場具中國特色,如近期風行的山寨化產品,就是其中之一。

          盡管商品的山寨化,業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攪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要堅決抵制;但也有人支持,認為市場有它的需求,只要不侵犯知識產權,商標法等,至于個別產品粗制濫造,它一定會自取滅亡。

          中國的IC設計業面臨的是個綜合又復雜的問題,但是要緊跟市場,滿足需求是無疑義的。不同類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其中消費觀念的變化與文化要特別留意,如功能專注,功能簡化,而并非一定要質量完美,而一勞永逸,但產品的價格及上市時間卻成為關鍵因素。

          滿足市場需求是最易懂的語言,但實際做起來是最難的,硅谷模式也不能離開中國市場。

          真正的CEO在哪里?

          可能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及思維方法有關,在中國的技術型企業里,往往是技術最牛的人做CEO,但其實真正適合管理的可能不到10%。真正稱職的CEO必須要是一位市場高手,因為市場決定公司的方向。

          結語

          吸引海外人材歸國創業的路子肯定是對的,今后還要加強。但是看來關注市場是首位,以及中國創業環境的改善也十分重要,尤如良種不一定都能發芽的道理一樣。

          而創業環境是一門軟科學,不一定能數出明確的那幾項,但是客觀存在。尤如中國的IC設計業進步,原因十分復雜,因此也不能指望近期內有大的突破。但是,依市場為導向,努力扎實的投入與工作,以及重視教育,科研與人材的培養等,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



        關鍵詞: 半導體 硅谷 IC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白河县| 南投县| 攀枝花市| 姚安县| 永平县| 仙游县| 咸阳市| 冀州市| 邻水| 定结县| 拉萨市| 榆中县| 贵阳市| 泾源县| 板桥市| 榆林市| 息烽县| 凤冈县| 新郑市| 通榆县| 阿克| 定安县| 阜新市| 江华| 莆田市| 子长县| 襄城县| 永靖县| 沁阳市| 错那县| 淮安市| 云南省| 罗源县| 沙坪坝区| 石河子市| 龙泉市| 永丰县| 偃师市| 民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