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要達到什么程度才行
如果我們考察能量消耗方面的變化,以及從統計數據所做的預測,就會發現,我們已經處在功耗文化演化的關鍵點上:從制造商到消費者,大家都在關心節能要達到什么程度才行?近日在舊金山召開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以下簡稱NS)全球伙伴關系市場行銷經理Rick Zarr從模擬角度談了其看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2348.htm•我們有時從系統架構層面來實現節能。一個實例是半導體的性能和溫度、電源電壓的關系。我們的設計出發點都是有效工作狀態,即最差的情形。半導體產品的性能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是CMOS的數字化產品,其性能往往要高于你的設計目標。如果你能夠適應各種產品的性能特性,就能實現產品的整體性能的優化。
•在芯片層面上,也可以采用新的設計哲學。當前設計方面的一個挑戰是,如何突破許多工程師們在思路上的線性化框架。我們希望突破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局部最優化。工程師們必須把思路延伸到機箱之外。Mentor公司提出了一種可自適應的系統,這種系統在系統架構方面實現了閉環,其架構清楚地表明在每個時刻、需要何種水平的性能。NS公司現在具有可以在芯片級完成這一工作的產品,即電源電壓可自適應縮放的產品。但我們還需要在更高層次上的產品,此時軟件就將發揮其作用。
•散熱問題,這與電源轉換效率有關。當我們接近理論極限時,設計的回報就很低。由于能量的轉換必然伴隨著發熱,架構設計師和工程師研究我們消耗了多少能量,但是當我們執行完功能后還余下的那部分能量又該如何去除?這部分能量是無用的,以熱能的形式被排出來。如果你的應用空間固定,而冷卻的能力有限,即解決問題的方法受到了約束,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于那些要設法利用現有基礎設施的人們來說尤為如此。
•關心微量節能。實際上,微量的節能也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它們的數量會隨著用戶的人數而迅速成倍增長。如果你能在保證性能的情況下,擠出一點功耗來,無數的功耗累積效果巨大。據美國能源部的一個統計表明,如果美國的每一戶家庭把一只燈泡用CFL(節能熒光燈)——其效率是白熾燈的兩倍——來取代的話,節約下來的能量將足以供300萬戶家庭使用。這個例子說明,設計工程師們面臨的挑戰,不僅是那些巨大的挑戰——如何用更低的功耗獲得更高的性能,也包括如何實現環保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