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制造設備行業引進尖端技術 提高生產效率

        半導體制造設備行業引進尖端技術 提高生產效率

        作者: 時間:2008-03-06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為跟上技術進步的發展步伐,2008年生產設備、材料、零部件行業將出現新一輪產品研發熱。該行業大舉引進最新的高效率生產技術,挑起了夯實電子產業發展基礎的重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79691.htm

          挑戰微細化納米技術

          最近發表的ITRS(國際技術藍圖)深入分析了今后15年技術發展方向。

          回顧該行業技術發展的軌跡,我們發現,人們除了把目光聚集到High-k門極電介質的前瞻性引入、超越摩爾定律(后摩爾定律技術)上之外,還格外關注存儲器與微機電系統(MEMS)間的對話。2007年11月在夏威夷召開的ITPC(半導體行業國際會議)也把直徑450毫米的晶圓、面向3D功能的45μm薄型化晶圓、挑戰45納米以下微細化作為會議的基本議題。

          2008年該行業的課題是,在上述下一代技術的基礎上建立高效率生產線,推出應用產品新方案。

          利用芯片薄型化技術挑戰微細化納米技術。在尖端半導體制造領域,從晶圓芯片封裝工序開始需要預先計算封裝形態、生產工序中芯片的受力情況或承載的壓力。隨著晶圓產品向納米級微細化發展,用于排除電路間相互干擾的Low-k層將越來越脆弱。另一方面,各方開始引進集成度更高、耗能更低的薄型化堆棧3D芯片技術。

          目前,通過液體滲透技術已經可以實現微細曝光,但是由于掩膜成像時圖形常常走形,需要調整,所以各道工序的工藝設備、材料、膠片、磨具廠家需共享信息,統一步調。

          目前,大型代工企業正在整合前道工序至封裝工序的整套設備。

          搭載了芯片的印制電路板也有微細化和模塊化發展的需求。要求生產廠商摒棄傳統的單打獨斗的思路,攜起手來,相互協作,在封裝工序與主板工序領域實現融合。

          表面拋光工藝不斷發展

          下一代45納米微細化節點、下下一代32納米微細化節點技術正在發展。硅晶圓的切割、拋光、光阻涂敷工藝目前還無法克服晶圓表面的極微細異物。在形成電路的時候,為了克服曝光掩膜的日趨復雜和微細化,二次曝光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采用。為使曝光、顯影更微細、更鮮明,波長選擇方式被越來越多地采用。源于折射原理的聚光“浸滲”技術已經成為研發的主流。

          為了消除浸滲給晶圓表面帶來的不良影響,需要在晶圓表面進行編碼和除痕處理。

          目前還存在的問題是,芯片上的電路圖形在洗滌時容易被沖掉,層與層之間走線的孔洞形狀大小不一,表面不夠光滑。

          用于表面拋光、處理的材料是由數百種材料混合在一起,經過反復試驗才研制出來的最佳材料。

          世界半導體制造設備廠商以日、美、歐的研究機構為核心結成了一體,共同開發最佳基礎生產技術。同時還擔負了技術革新、提高生產率、開拓化合物半導體激光光源及超高輝度LED生產等替代傳統光源的革命性半導體產品的使命。2008年該行業將面臨硅循環市場的嚴峻挑戰,同時市場的進一步擴大也是可以預見到的。



        關鍵詞: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交口县| 武城县| 嘉义市| 宁安市| 临清市| 左贡县| 平顺县| 大田县| 兰溪市| 神池县| 体育| 南投市| 日喀则市| 沙雅县| 禹州市| 桃园市| 新田县| 普洱| 措美县| 凌源市| 桂林市| 清原| 定襄县| 张家港市| 拉孜县| 本溪| 北川| 乾安县| 伊春市| 响水县| 崇州市| 色达县| 临夏县| 酉阳| 肇庆市| 商水县| 蚌埠市| 永春县| 无极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