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中國市場繼續推動亞太區半導體銷售

        中國市場繼續推動亞太區半導體銷售

        作者: 時間:2004-11-1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004年7月A版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 指出,通信、消費品和數據處理技術的融合帶動了手機、PDA、數碼相機及其它手持電子產品銷售的快速發展,中國市場將繼續推動亞太區業的強勁增長勢頭。

          Gartner(香港)首席分析員黎頌銘表示:“盡管去年伊拉克戰爭和SARS事件抑制了國內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購買欲,但中國仍是2003年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制造地。2003年有許多生產商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且今、明兩年還將繼續受惠于技術融合趨勢。”Gartner認為,雖然設備制造商繼續把物流和會計業務移向中國,人為增加中國的收入數據,但是中國內銷市場本身仍持續增長。相信在未來兩三年內,營業額與消費數字之間的差距不會大幅度縮小。

          黎頌銘表示,本地半導體生產與外國進口間的增值稅差異一直是世貿組織和中國爭論的問題。如果制造商不能在中國進行半導體產品生產,則可能在成本上失利于競爭對手。

          由于能在中國大陸量產DRAM,其在現貨市場的價格已經下降。在未來的數年中,國內的半導體生產商將面向市場,與跨國企業形成激烈的競爭,這點在低端產品線上尤為突出。

          去年,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半導體市場收入增長了32%,達到219億美元。雖然許多半導體生產商受SARS影響在2003年第二季度表現欠佳,但在稍后的第三和第四季度里大多數都出現了V字型反彈,特別是在終端設備產品市場。

          英特爾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營業額增加42%以上,并繼續在計算機微處理器市場保持強勁的銷量勢頭(見表1)。意法半導體由于專注數碼消費電子和移動手持設備,成為三大突破10億美元大關的半導體廠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高達13億美元,從而使該公司連續兩年獲得半導體市場亞軍排名。飛利浦半導體名列第三,該公司去年在中國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營業額攀升23個百分點,達到12億美元。

          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去年有很多半導體生產商在中國市場取得超過100%的增長,其中包括三維圖像和數字媒體公司ATI Technologies,它由原先的第43名躍升至第22名。該公司于去年憑借收購其中國大陸及臺灣的銷售代理商AMI Technologies,鞏固了其在大中華區的銷售實力。GlobeSpanVirata 在中國市場的營業額增長181%,把握了中國和歐洲市場DSL和無線LAN設備的增長需求。

          另一家電信芯片制造商Broadcom在中國的營業額增長亦超過126% 。此外,RF Micro Devices、Zoran、OmniVision、Silicon Labs、Etron、Dialog Semiconductor、Sandisk、Vanguard International、O2Micro 及DSP Group等公司在中國的半導體銷售額增幅也特別顯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侯马市| 汉寿县| 隆化县| 民乐县| 赣州市| 余庆县| 东辽县| 临邑县| 汉源县| 巴塘县| 成都市| 镇安县| 谢通门县| 玛纳斯县| 托克逊县| 湾仔区| 天津市| 天峻县| 铜川市| 荣成市| 玉环县| 乳源| 历史| 郧西县| 巴林右旗| 两当县| 华阴市| 繁峙县| 大理市| 虎林市| 雅安市| 白河县| 句容市| 郴州市| 当雄县| 香河县| 金湖县| 瑞昌市| 岳阳市|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