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米帝國揭秘 生態鏈企業還能高速增長?
基于爆款的保守產品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869.htm謝冠宏(小米活塞耳機生產商加一聯創的創始人)曾經是富士康集團里最年輕的事業群總經理,他對于雷軍剛找到他時提出的49元的耳機方案驚訝不已,在這之前他從未生產過低于99美元的產品。
其實在投資紫米與加一之前,雷軍就已經萌發了涉足耳機配件和智能電源的產品設想。這也是劉德定義的小米生態鏈投資的第一階段,盡可能快的搶注能夠享受手機銷售紅利的周邊產品。
“賣一千萬臺手機,一定有幾百萬臺耳機和這些可以賣,去年一年移動電源的流水就已經做到了4億元人民幣。”劉德強調巨大的市場容量是小米生態鏈投資考量的第一要義。
在為這些硬件產品挑選合適的操刀團隊時,劉德堅信殺雞需用牛刀的投資理論,比如生態鏈企業相比其生產的產品而言都是”大材小用”。綠米的創始人游延筠和他的團隊原先專攻智慧樓宇方案,在加入小米之后放棄了之前已經投資了2000萬的項目,轉做了22元的智能家居套裝。華米的前身是一家從事智能手表研發的公司,創始人黃汪坦言在加入小米之前他從未考慮開發相對廉價的手環。
這種看似折衷的推演邏輯實則指向的是小米生態鏈最為核心的原則——務必爆款,這也完美的承接了小米這種硬件巨頭最擅長的大規模化的量產和復制能力,換句話說,小米的生態鏈更像是以商業化目的為根本驅動力的投資行為,生態系統層面的連接則是由此附加的考慮環節。
因此,小米生態鏈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更多的是基于對有著巨大存量市場的現有產品形態的改造,而非是從無到有的創造一款新的生活方式產品(小米基本上不做從0到1的創新,只做從1到N的改造。)。
耳機、廉價手環、移動電源、凈化器這些都是屬于一眼看上去就會有著不錯銷量的產品,而對于市場需求沒有完全起來的產品形態,小米的態度則顯得保守謹慎。
在新興的虛擬現實領域,小米從去年開始就陸陸續續的見過大波創業團隊,至今仍未披露合適的投資團隊。”這個市場太早期很難出現爆款,我們也沒有確定虛擬現實對人眼有沒有傷害,所以不會貿然下注。”小米生態鏈產品總監夏勇峰透露。
這樣一種跟著市場走的慢邏輯或許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目前小米生態鏈產品中沒有出現類似大疆無人機和GoPro這樣創新的產品形態。這兩款產品在產生之初切入的都是相對細分的市場,屬于第一眼看上去很難確定是否會引爆市場的硬件產物。而在這兩款產品火起來之后,小米生態鏈才迅速的找到國內的創業團隊進行入股,開始著手打造無人機和運動相機產品。
在硬件的產品策略上,蘋果也很保守,但又與小米的保守不同。前者是基于產品本身的考量,后者的擔憂卻來自于市場。以同一種產品形態——智能手表為例,蘋果進程緩慢的原因多在于對交互設計和功能的完善,在產品成熟之后會選擇相對高的售價推向市場;對于小米不去切入智能手表的原因,”價格相對較高,很難確定市場是否買賬,所以先不會去碰。”一位小米生態鏈內部人士透露。
太火鳥的創始人雷海波就曾經表示在國內其實不缺智能硬件產品,而是好的硬件產品。從小米生態鏈目前推出的產品來看,他們的成功在于用小米模式重新定義很多曾經混亂的硬件產品,再借助小米品牌背書和第三大電商的渠道支持,這些產品往往也有著不會的銷量。
對于像小米這樣的互聯網巨頭融入智能硬件行業,外界的期待集中在巨頭能夠利用積累的資源帶來更多思路的創新和擴展。而小米選擇的方式更像是把硬件產品做好,再談智能化。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這也便于小米將自己放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即可以通過對存量市場的改造來擴張份額,又可以等待市場對于智能需求起來后再來完成系統和生態層面的智能連接。
小米生態鏈的投資速度變慢了嗎?
在這種相對保守的產品策略下,小米生態鏈還能快起來嗎?能否通過不斷的快速進攻而代替防守?
雷軍曾反復的強調”手機、電視、路由器”是小米最重要的三大業務。在經歷小米和電視和路由器的失敗后,小米手機也正在遭遇市場整體增速變緩,華為魅族等強敵加速圍剿的局面,如果只賣手機賺不來投資人所期望的高額回報,小米能做的只能是快速擴張,贏得更大的疆域。
小米生態鏈則在這一階段承擔起了為小米估值加速沖刺的任務,劉德寄希望于它給小米舊有的業務巨大的補充。在其他兩大主營業務的失敗陰影下,它必須謹慎而又快速的向前沖。
搶項目這是劉德描述起小米生態鏈投資團隊在2014年做中最為重要的工作。”那段時間我們瘋狂的把我們能看得到的方向,都投到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這種投資和生態鏈的拓展的步調,也比去年慢了的原因。”
按照一位小米內部人士感受,這半年來投資的團隊比去年同期而言少了很多,生態鏈的整體增速在放緩。”現在的數量是40家,我們開始懷疑是否真的能做到100家。”
小米生態鏈的投資前提這必須是一個被市場已經驗證過的有著巨大容量的需求,因此小米的投資總是要在市場需求成熟之后。這意味著小米的投資實際上是慢于整個智能硬件市場的,他們只能拼的是團隊對項目接洽的靈敏度。
那么當整個智能硬件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時,小米生態鏈的投資速度也可能會受到拖累。劉德將2014年比喻為中國智能硬件元年,很多企業沒熬過去就倒下了。一位投資界內部人士透露在今年智能硬件行業融錢要比去年困難的多,整個行業沒去年那么熱了,相應的小米的投資選擇余地也在變小。
萬能遙控器相關文章:萬能遙控器代碼
移動電源相關文章:移動電源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