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用收購證明不懼紅色供應鏈
近日宣布收購IC設計業者立錡科技,未來“聯發科王國”將能提供更完整整合方案,與大陸手機芯片對手正面對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868.htm蔡明介今年透過聯發科及轉投資的子公司、孫公司,一連投資、收購了曜鵬、常憶、奕力、立錡,看準的是中國大陸市場蓬勃發展。
“即使現在開始研發,也追不上立錡”,蔡明介坦言,等不及自己慢慢研發立錡專精的源管理技術,透過這項收購,立錡得以整合進聯發科系統中,而聯發科的電源管理技術馬上大躍進,逐鹿中原指日可待。
讓蔡明介在意的,是近年大陸手機芯片廠商激烈快速的競爭和并購。大陸本地芯片業者積極興起,例如紫光集團強勢收購展訊和銳迪科;聯芯科技積極爭取4G芯片市場,甚至可能收購美國無線芯片大廠邁威爾,更下一城;全球第二大電信網路設備業者華為發展海思半導體,也透過華為手機成為新興業者。
手機芯片領域這兩年劇烈波動,反觀國際大廠卻陸續退出市場,去年博通、愛立信等外商芯片大廠退出手機芯片領域,而靠手機芯片崛起的高通也在大陸市場業績下滑、裁員甚至分拆。
國際大廠在大陸市場落敗,讓聯發科看到機會,但大陸芯片業者兼并聯盟,聯發科當然也看到威脅,加上目前英特爾、三星、蘋果還在研發自己的芯片,聯發科仍不能輕易松懈,近幾年聯發科的并購幾乎全以手機為主,希望透過聯發科的平臺,也讓產品翻身。
幾年前聯發科以每股六十二元,并購了無線通訊芯片廠絡達,市場一片喊“買貴”;今年七月,絡達登錄興柜,股價一度高達二百六十三元,成為興柜股后,靠富爸爸聯發科進入大陸市場,也強大了聯發科的整體解決方案。
聯發科在2012年并購晨星科技,也被視為蔡明介的代表作之一,晨星的創業團隊中不少具備聯發科背景,以電視和手機芯片為主,因高效率及低價,過去即在市場上與聯發科纏斗不休。
聯發科買進晨星后,雖因反托拉斯條款不能正式合并,但蔡明介調兵遣將,將電視芯片部門人力轉移到晨星,讓晨星全面主導電視芯片市場,拿下全球主要市占率,而聯發科則整合了晨星的手機芯片部門。
這項并購戰略意義是讓聯發科專心對外,也能因為產品整并,提高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成為不少管理學的個案教材。

圖/聯合報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