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業調研(上):靠創新贏市場
5月6日這一天,跑通信的記者有點忙,很多人連趕了3場在北京的國產手機發布會:小米、360和中興通訊的努比亞在這一天先后發布手機新品,3大國產手機品牌鉚足勁展示著各自在技術、設計和營銷等領域的創新,記者們也分明感受到發布會里透出的“火藥味兒”。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365.htm國產手機在中國通信舞臺上好戲連臺。正是依靠創新,國產手機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在國外市場迅速崛起。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14年國產手機在國內市場出貨量達到3.54億部,市場占比達到78.3%。國際調研機構GfK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華為手機已成為中國市場銷量第一。
“重視創新促使國產手機厚積薄發。”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手機企業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機遇,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手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打破了國外產品對智能手機市場的壟斷局面,提振了國產品牌信心。
兩個市場雙豐收
“國內智能手機產銷量已居全球第一。”刁石京介紹說,中國是全球手機制造大國,占全球產量的70%以上。同時,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消費市場。
而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國產手機無疑是大贏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14年,在國內手機市場,國產品牌出貨量占比近八成,其中華為、聯想、小米和酷派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2014年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華為、聯想分列第三、四名。
在全球市場,國產手機也可圈可點。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累計出貨達到4.53億部,貢獻約39%的份額,聯想、華為、小米、酷派、中興、TCL共6家廠商入圍全球前10智能機品牌。其中,華為、聯想、小米分列第三至第五位。
“量大”的同時,國產手機還在“提質”。刁石京表示,國產手機正從低端產品逐步向中高端產品邁進,通過技術創新突破高端門檻,涌現出了一批受到市場青睞的國產高端手機產品,打破了國外品牌在此領域的壟斷地位,提升了國產品牌形象。
“2014年是國產中高端手機取得集體突破的一年。”劉多指出,以華為Mate7等為代表的2500元以上手機出貨量都超過了百萬級別。
創新技術無止境
5月6日,首款無邊框手機nubia Z9上市,凝聚著結構設計、手勢操作算法、材料技術等多領域創新合作。正如中興努比亞智能手機總經理倪飛所言,創新無止境,它是一種驅動力,推動智能手機飛速發展。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企業戰略、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制造、推廣營銷等每個環節都存在創新和創造新價值的機會。”劉多表示,縱觀國產手機企業這些年來的表現,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更多重視和投入,產品和功能不斷推陳出新。
刁石京認為,支撐國產手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內手機企業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不斷取得突破,逐步掌握了智能手機關鍵技術。核心芯片、關鍵器件的國產化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增強了國產手機的市場競爭力。
據耿巖介紹,顯示屏、處理器、芯片和存儲是一部手機的主要硬件成本,而以前,國外品牌在這些核心硬件上占據優勢。為此,工信部等相關部委通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成電路研發專項、技改專項、電子發展基金等持續支持手機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促進國產核心芯片及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推廣。
正是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如今,國產40/28納米TD-LTE多模多頻基帶/射頻芯片成熟量產,多核應用處理器性能達到國際主流水平,手機顯示屏國內自給率達到60%,國產元器件在中低端產品中廣泛應用,并同時進入部分知名品牌的高端產品中。
“技術創新日益需要產業鏈融合創新。”刁石京表示,手機產品的技術競爭正逐漸轉變為產業鏈整合能力的競爭,新產品設計需要整機企業聯合元器件企業、軟件企業、代工企業共同開發,新產品的技術進步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提高。
精耕細作顯神通
在聯想集團的新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表示,已入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手機上市表現良好,新財年聯想要銷售1億部手機。顯然,通過收購摩托羅拉手機,聯想不僅獲得一批專利技術和渠道,還順利進入全球化視野。
“國內手機企業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從而成功占領市場。”刁石京說。
華為、中興等傳統通信企業依托扎實的通信技術底蘊,圍繞手機性能展開創新,在中高端產品市場與國際手機品牌開展競爭。TCL、海信等家電企業依托完善的銷售和服務體系,圍繞產品功能展開創新,在二線、三線城市及廣大鄉鎮市場精耕細作,以物美價廉和優質服務取信于市場。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采用互聯網理念,在產品設計理念、營銷模式上展開創新,抓住年輕消費者需求,同時將手機互聯網內容與服務緊密融合,嚴格控制成本,成為手機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
但劉多坦言,國產手機還存在不足之處。一是終端產業發展環境仍有待提升,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聯動及重點企業品牌化建設有待加強。二是關鍵元器件缺失,目前手機核心芯片、傳感器等的研發制造能力相對薄弱。
對此,刁石京表示將繼續加強智能手機創新支持力度,完善產業鏈。引導企業在新型人機交互、應用軟件、新興產品形態等方面開展研究和創新,提前做好技術和產業布局。并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核心芯片、新型顯示屏等智能手機關鍵元器件和操作系統的研發,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