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驅動 集成電路業迎來并購整合潮
集成電路芯片企業瀾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宣布被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收購,這也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和1200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成立后中國芯片產業并購第一案。專家表示,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政策扶持,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正迎來一輪國資并購整合高峰,而培育龍頭企業對我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至關重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971.htm瀾起科技是一家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供應商,2013年9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融資7100萬美元。今年3月,瀾起科技接到上海浦東科技6.93億美元的私有化要約。近日,瀾起科技宣布完成此次私有化收購。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電投資總經理鄧向東表示,瀾起科技對中國電子集團而言具有戰略價值。本次收購是中電投資圍繞中國電子產業戰略,建立和打造集成電路全球產業生態的全新嘗試。
“這是國家綱要出臺和國家投資基金成立后,第一次由國企聯手收購海外上市的公司。”研究機構isuppli中國資深分析師顧文軍表示,這個第一步對以后包括國家基金在內的中國資本在國際并購的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示范與借鑒意義。
最近一年,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正迎來一輪國資并購高峰:清華紫光集團先是以9.07億美元收購銳迪科微電子,然后又以17億美元收購展訊通信。清華紫光的大手筆收購引發全球集成電路行業關注。業內人士表示,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大變革中的里程碑事件。它引發的連鎖反應將倒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和手機產業加速整合。
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支持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涌現出一批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但目前行業仍然存在芯片制造企業融資難、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脫節、產業鏈各環節缺乏協同等問題,產業發展水平與先進國家(地區)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而與此同時,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正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一方面,全球市場格局加快調整,投資規模迅速攀升,市場份額加速向優勢企業集中;另一方面,移動智能終端及芯片呈爆發式增長,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業態快速發展,集成電路技術演進出現新趨勢,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大增長空間。
今年6月份,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到2020年,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到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為加大對產業的資金扶持,近日首期規模達12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該基金一是將布局全產業鏈;二是將依托骨干龍頭企業,促進產業資源整合;三是將以重點區域為載體,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在專家看來,龍頭企業在產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引導示范作用。縱觀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美國有英特爾、高通,韓國有三星,我國臺灣地區有臺積電。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目前仍然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帶動引領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
大唐電信董事長曹斌認為,目前集成電路產業正在向全產業鏈轉變,資源整合和并購重組進入活躍期,并購整合動態頻現。國家一直非常重視集成電路產業,并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者恒大、強強聯合競爭的態勢下,培育龍頭企業,對我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對推動國家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國家對IC電子產業培育扶植計劃浮出水面,將為中國自主IC企業注入澎湃動力。目前國內正逐漸形成以紫光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及大唐電信為代表的未來三大IC集團。隨著三大集團積極進行產業整合,整合后的新公司將極大地提升國產芯片在國際市場的綜合影響力。
針對當前國資、央企加大對集成電路企業的并購整合,顧文軍認為,國企央企入股,對集成電路這種快速變化、全球競爭、以人為主的高科技領域中“揚長避短”或是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充分信任、重用專業化的管理團隊,保持管理團隊的國際化和獨立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