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十大事件(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013年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瞬間“春風送暖入屠蘇”:好事不斷,多點開花。上有國家大政策,中有產業大整合,下有企業大發展,激動人心的消息讓人目不暇接,中國半導體產業突然來到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讓我們回首2013,看看去年業界的十大事件。(注1:因研究范圍,十大事件僅局限在產業內;2:因產業統計原因,本次事件評選暫不包括臺灣地區的業界事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15520.htm四:國內資本積極介入集成電路產業:紫光重磅收購,加快產業整合,推動產業發展。
事件:6月20日清華紫光集團向展訊發出收購要約;7月12日紫光和展訊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的合并協議,收購總價為17.8億美元。而這樣的案例并不是唯一:1月16日臺灣威盛宣布將與上海聯和投資公司共同設立資本額達2.5億美元的合資公司;銳迪科微電子分別在9月27日收到上海浦東科技投資和11月6日收到紫光的收購要約。
點評:2013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全線強勢提升,可謂是“全國產業一片紅”,紫光的強勢介入,則使整個產業“紅得發紫”。很久以來“門前冷落鞍馬稀”的集成電路產業重新“車如流水馬如龍”,眾多的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重新關注起中國的芯片產業。紫光的大手筆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產生的巨大作用請見我之前的文章“連鎖反應引發產業大變革”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d772d0101cl3t.html。而在這里我主要闡述紫光的運作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另外的意義:在推動國內產業整合的同時,紫光的大動作會引發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熱潮。而在這個全球產業大調整的歷史機遇中,通過并購使國際領先技術和國內優勢資源優勢互補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確定并購專項資金;鼓勵國家政策性銀行等投融資機構積極配套,降低企業在并購中的現金支出;從稅收、資本等層面出臺鼓勵跨國并購的政策和措施;簡化審批程序,快速科學決斷,引導國內優秀企業和資本參與到全球整合的大潮中,讓中國產業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調整的大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同時也應該看到,“并購”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要立足于世界,還有太多的雄關要跨越。畢竟中國的芯片產業在全球來看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喧囂過去時,塵埃落定日,當是中國芯片產業“自強”的真正開始。
五:中芯國際連續六個季度盈利,引領中國Foundry產業創新高。
事件:10月22日,中芯國際發布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銷售額為5.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凈利潤4250萬美元,同比增長2.5倍,連續六個季度獲得盈利。2013年是中芯國際多方面成功的一年:管理層面上團隊繼續優化與補全;戰略層面上與北京成立合資公司,啟動總投資高達35.9億美元的中芯北京二期項目;資本層面上中芯的股價(港股)全年上漲55.26%,并且在11月7日成功發行2億美元可換股債券;技術層面全年實現先進技術與特色工藝的雙豐收:40納米在第三季度銷售額中占15.7%,而特色產品的銷售額,2013年第三季度比2012年第三季度增長超過50%;業務層面上預估2013年中芯國際將會第一次實現連續兩年盈利,并且銷售額、毛利和凈利都將再創歷史新高。同樣中國Foundry在2013年也全面進步:華力微電子的55納米工藝開始量產;華虹和宏力半導體完成整合;先進半導體積極定位中國市場,中國客戶的銷售額創歷史新高。
點評:一個季度進步不難,難的是每個季度都在進步。能夠連續六個季度盈利,絕對有著不能僅僅用運氣來解釋的原因。枯燥的數字背后是高超的管理藝術,高效的運營效率,踏實的工作風格和務實的產業理解。
中芯作為大陸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最大的Foundry廠,它的發展對中國半導體絕對是“一枝一葉總關情”,同樣帶給業界的貢獻絕不應該僅僅是晶圓生產、銷售額和技術發展等看得見的層面。事實上,在中國半導體產業大發展的新時代,管理層的選擇、戰略定位的分析、“長期規劃”與“短期規劃”的平衡,都非常值得深思。中芯國際“鳳凰涅槃”的經驗絕對值得業界深思與借鑒。
如此同時,還必須清醒地看到中芯國際和整個Foundry產業還有太多“根本性”的問題沒有解決。中芯國際取得了“量”上的成功,但在“質”上還有很多難關需要攻克:未來戰略定位,優秀人才招募,公司文化建設,巨額投資來源,先進技術發展等個個都是難題。而同樣,對中國的Foundry產業來說,是做成熟工藝賺小錢求穩定過小日子,有今天沒明天;還是所有的家當投入先進工藝(尷尬在于投入所有家當一家公司也支撐不起先進工藝的研發),沒今天夢明天?這是一個太大的問題。而與設計產業加速整合相比,更需要整合的Foundry產業卻“雪擁藍關馬不前”。更值得深思的是目前的Foundry廠家大多是國資背景,為何卻難以整合?而Foundry產業未來的發展,更離不開國資的助力。那么“國資”的進入對產業是“利”還是“弊”呢?
作為產業的支撐和基礎,Foundry產業在未來中國半導體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如何破解上述難題,僅僅指望中芯國際和國內的代工廠是不夠的。創芯路上無坦途,這需要我們共同的思考,共同的努力。
六:資本青睞,股市飄紅,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一片紅。
事件:12月31號一年股市正式收市,在資本市場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上下一片紅。受到多重利好的影響,芯片設計公司在去年的股市市場絕對是“夢里喜悅無說處”。25家芯片設計公司的股票僅有兩家下跌。綜合漲幅超過100%。而在漲幅前十名的公司中,第十名的漲幅就高達76.1%。與此同時前十名的公司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香港主板、香港創業板、臺灣股市和納斯達克都有,這表明全球資本市場都對中國芯片設計業的信心與期待。
2013年中國上市芯片設計公司股價漲幅前十名

2013年中國上市芯片設計公司股價漲幅前十名
點評:資本市場對中國設計公司的青睞,是有多層次原因的:從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帶來的政策憧憬,到“斯諾登事件”和“監聽門”帶來的對國家自主安全的反思,以及國家每年進口芯片接近2000億美元這個“中國芯痛”帶來的進口替代的空間,乃至“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背景下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奮圖強。“中國芯”的進步和未來給了我們太多的期待。中國集成電路公司全面向好肯定不僅僅是2013年的事情,展望未來,這種進步還會持續。
有芯不似無芯苦,在整個新世紀的集成電路產業競爭中,中國產業肯定會奮起直追。因為在新時代,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從技術和人才的競爭演變為綜合實力和生態系統的競爭。”IC”=InChina就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壯大的最根本原因。
“東邊日出西邊雨”,國際競爭對手“日落西山”的背景下是中國企業的“日出東方”。在集成電路產業新時代,“中國芯”肯定能在新世紀的夜空星光燦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