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驅動內存革新 臺積電與三星引領存儲技術搶攻萬億商機
全球新興記憶體與儲存技術市場正快速擴張,而臺積電、三星、美光、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正與專業IP供應商合作,積極推動先進非揮發性存儲器解決方案的商業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6/471849.htm過去兩年,相變內存(PCM)、電阻式隨機存取內存 (RRAM) 和 自旋轉移矩磁阻式隨憶式內存 (STT-MRAM) 已從實驗室走向次22納米節點的試產階段,并運用3D堆疊技術實現高密度,以解決傳統DRAM和NAND閃存在延遲、耐用性和能源效率方面的限制。
在臺積電、三星、美光、英特爾等業界領導者的合作下,每年超過5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加速新材料與制程的成熟。 這些新興內存已開始在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企業儲存和汽車控制單元等領域出貨,顯示市場已進入從驗證到全面商業化的關鍵轉折點。
根據ResearchAndMarkets的報告,市場目前處于早期成長階段。 盡管早期采用者多為超大規模云運營商和AI加速器廠商,但近期在汽車和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已明顯透露這些市場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隨著制造成本降低和技術標準化,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新興存儲器市場將進入快速成長期,實現主流應用。
市場競爭主要由美光、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WD等業者主導。 同時,Crossbar和應用材料等創新者也在推動新材料與制程技術,并通過策略性聯盟與收購形塑新的市場格局。
在應用層面,消費性電子產品是重要領域; 技術方面,非揮發性內存居領先地位。 而亞太地區則因基礎設施需求和政府支持,有望成為生產重鎮。
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對高速、低功耗內存的需求,以及AI/ML,以及HPC的爆炸性增長。 然而,高制造成本和與傳統架構整合的復雜性仍是主要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