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營業利潤率預警
根據業界消息,受新臺幣急劇升值沖擊,臺積電要求供應商提出成本下修計劃,加快推進原本計劃明年將裸晶圓(Raw wafer)價格至少降低30%的進程,更是擴大要求多家供應商本月提前繳交新報價,這讓供應商們倍感壓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197.htm新臺幣匯率呈現出“暴力升值”態勢
近日,新臺幣匯率升值態勢對臺灣經濟尤其是出口導向型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短短30個交易日,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從約33元兌1美元一路飆升,迅速升破30元大關,甚至一度觸及29元價位,如此迅猛的升值速度令市場震驚。
對于此次新臺幣升值,背后原因眾說紛紜。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曾表示美國政府向亞洲國家施壓,要求貨幣升值,這或許是亞洲貨幣匯率上揚的因素之一。而臺灣地區央行卻強調 “美國財政部未要求新臺幣升值”,但市場對此仍存疑慮。
面對匯率的極速上漲,市場擔心以出口為主的中國臺灣半導體業和電子業將受沖擊,尤其臺積電是否會因匯損而影響毛利率及營收。資本市場的警報聲此起彼伏,有分析師指出,新臺幣每升值1%可能會使臺積電的營業利潤率減少約0.4個百分點。針對匯率大漲一事,臺積電則回應稱,目前并未有任何修正2025年第二季與全年展望的規劃,將持續謹慎關注匯率變化。
盡管臺積電暫不修正業績展望,但新臺幣持續升值對其第二季度營運壓力顯著。臺積電2025年第二季展望中,合并營收預計介于284億至292億美元。假設新臺幣兌換美元的平均匯率為32.5兌1的情況下,毛利率介于57%-59%,營業利潤率介于47%-49%。
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與施壓下,新臺幣匯率持續波動、半導體供應鏈如何維持價格優勢,已然成為下半年科技產業的關鍵議題。這不僅考驗著臺積電等企業的應對能力,也將深刻影響臺灣相關產業的未來走向,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