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這世界芯片老大位你還要嗎?
然而,PC市場在2017年狀態萎靡。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PC出貨量超過了2.625億臺,較2016年的2.7億臺下滑2.8%。在一個倒退的市場里,英特爾再怎么表現搶眼都相對顯得蒼白無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685.htm我們談到了時勢造英雄,這并不是信口雌黃,數據告訴我們事情確實如此。我們看一下2017年芯片行業前十名排行。

圖|2017年芯片行業排行榜
可以看出,2017年全球十大半導體排名中與存儲芯片相關廠商占比過半,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東芝、西部數據、博通。你可能說博通主要做通信半導體的,但它確實也有主控芯片和存儲芯片業務。結合Gartner報告中的數據來看,2017年NAND閃存價格首次同比增長17%, DRAM價格更是上漲了44%。
宣揚“摩爾定律不死”
英特爾放棄了Tick-Tock戰略,但它從來沒有放棄過宣揚“摩爾定律”。當學者和從業者紛紛跳出來指責“摩爾定律”已死的時候,2017年9月19日,在“英特爾精尖制造日”活動上,英特爾公司執行副總裁兼制造、運營與銷售集團總裁Stacy Smith、英特爾高級院士馬博(Mark Bohr)等高層領導集體亮相,并斬釘截鐵地表示,“摩爾定律不會死亡。”
放棄了Tick-Tock戰略的英特爾,拿什么繼續宣揚“摩爾定律”呢?答案是將Tick-Tock模式轉變為APO的模式,即“架構+制程+優化”。英特爾對外宣稱,隨著制程難度的加大,“摩爾定律”的每一代在功耗、性能等方面可以優化和提升的空間很大,所以會出現14nm+,10nm++這樣的情況。

圖|“摩爾定律”
而當我們看到架構和制程以外的東西時,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英特爾不再是單純的芯片公司了。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英特爾力求從端到端來關注數據從產生到采集,到傳輸,再到最后進行處理、分析、挖掘甚至存儲的整個過程,并且始終在探索如何將數據變成一種增值服務,在這個過程提供相應的技術、計算能力、通訊能力、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甚至是存儲能力等等。因此,與大多數人的印象不同,如今的英特爾已經從一家半導體芯片公司,逐漸轉型為一家注重數據挖掘、處理、分析,并尋求數據增值服務的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