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撇開手機業務,小米真的還有很強的競爭力么?

        撇開手機業務,小米真的還有很強的競爭力么?

        作者: 時間:2018-01-07 來源:網絡 收藏

          早前宣布其生態鏈業務收入達到200億元,一時間大家都認為生態鏈確實取得成功了,然而恰恰是這份收入證明今天的其所取得的成功依然與業務息息相關,撇開業務小米可能什么都不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1/374051.htm

          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頻頻談起新零售,并將“鐵人三項”從“軟件+硬件+互聯網”變更為“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生態鏈業務成為它的戰略重點,希望依托于更多生態鏈業務的擴張來增強它的硬件業務,實踐新“鐵人三項”,不過現實卻一直是從它成立至今它都首先是一家企業。

          小米2017年的銷售收入似乎依然是靠手機業務拉動的。2015年小米的手機出貨量大約在7000萬,整體銷售收入在780億;2017年手機出貨量超過9000萬,較2015年增長28.6%,銷售收入過千億較2015年增長28.2%,整體銷售收入的增長并沒能超過手機出貨量的增長。

          在銷售收入比例方面來看,小米2017年的營收突破千億,這樣算起來的話生態鏈業務銷售收入占其營收的比例在20%左右,相比起2014年處于巔峰的手機業務來說,生態鏈業務收入占比應該并沒太大改變,從這個方面來看無論哪時候還是現在小米都首先是一家手機企業。

          在國內市場,小米去年所取得的復蘇同樣是依靠手機業務的復興,線上市場是它一直以來占優勢的市場,在線下市場強勢建立的小米之家希望拉動銷售收入的增長,并頻頻提出坪效等概念,不過日前卻有分析指出它的小米之家銷售的眾多生態鏈產品其實并未能達到它的預期,用戶去小米之家購買產品首先是購買小米的手機和手機周邊,對它平衡車、電飯煲等生態鏈產品并不感興趣,而對于空調等產品用戶還是更愿意去選購行業的知名品牌如格力等,希望通過手機來吸引用戶進入小米之家進而拉動生態鏈產品的銷售并不現實。

          在海外市場所取得的成功更是幾乎完全依靠手機業務,當下小米手機在印度、俄羅斯、烏克蘭等市場均已取得市場份額排名前列的位置,而生態鏈業務在這些市場難以拓展。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現實,小米雖然宣稱2017年生態鏈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翻倍,但是占整體銷售收入的比例與數年前相比并無改變,未能改變它依然是一家手機企業的實質,而它頻頻提起生態鏈似乎是為了證明它的小米手機業務模式在其他行業也取得了成功,但是卻總是無法如手機業務一樣取得足夠巨大的成功,而手機業務的成功來自于當初領導這項業務的黎萬強!



        關鍵詞: 小米 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市| 衡山县| 玉树县| 车致| 固始县| 新建县| 榕江县| 梨树县| 辉县市| 宝应县| 禹州市| 正安县| 花莲市| 西乌珠穆沁旗| 和政县| 永靖县| 安康市| 罗江县| 福建省| 沁源县| 和田市| 潮安县| 溧水县| 黄骅市| 昌宁县| 都昌县| 绍兴市| 兴义市| 潞城市| 怀化市| 瑞昌市| 申扎县| 全椒县| 武胜县| 唐山市| 浦城县| 雅安市| 墨江| 台北市| 永年县|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