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機器人 > 業界動態 > 中國“智”造蓬勃發展 實現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中國“智”造蓬勃發展 實現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作者: 時間:2018-01-07 來源:經濟日報 收藏
        編者按:隨著中國“智”造蓬勃發展,越來越多高科技智能化的中國產品引領著行業和時代變革。

          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我國的智能制造企業代表分享了中國智能制造的經驗和探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1/374050.htm

          “21世紀以來,中國逐步利用在智能制造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近日,在工信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和江蘇省政府共同舉辦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麻省理工學院自動識別中心創始人凱文·艾什頓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數字經濟首席科學家喬治·韋斯特曼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依托,中國強化了自身優勢,出口了大量的高科技產品,成為實際意義上最大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國。

          “高鐵作為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代表,目前已經出口到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中車集團董事長劉華龍表示,一直以來,中國中車的智能制造路線始終秉持著“三個緯度”:一是要打造智能化軌道交通新裝備,復興號動車組是典型代表,同時實現了監測智能化、決策智能化和用戶體驗智能化;二是要致力于實現智能化軌道交通,使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三是要打造智能化裝備生態圈,構建一個以客戶為中心、行業間密切聯系的無邊界組織。“目的是通過整合數字鏈、技術鏈、企業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提供智能軌道交通的系統解決方案。”劉華龍說。

          在“制造業+人機協作與融合技術論壇”上發現,目前業界對的要求已不是簡單地代替操作人員,而是要將人類的經驗知識與的適應性、準確性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共同完成復雜的作業任務。如“會搬磚的”除了一次搬磚可以抓起200公斤的重量,還可以與人類打籃球、彈鋼琴,可謂多才多藝。

          中國中車展出的機器人“列車檢修醫生”更是身手敏捷,不僅手臂可以快速鉆入車底的轉向架與車廂之間的狹小空間檢測,而且檢測信息會實時顯示在控制中心顯示器上,一目了然。此外,在“夢天木門”的展示現場,木門的模擬生產車間也裝上了智慧“大腦”。工作人員表示,傳統的木門生產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從事加工判斷和機械切換,實現智能制造后,每兩分鐘就能生產一套木門。

          “事實上,智能制造并不是所有制造業轉型的‘萬金油’,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徑。”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智能制造對格力空調來說,就是獲得了世界各地空調的使用體驗和數據,并且以此為依據升級產品。她還強調,智能制造并不是簡單地提高生產效率,還要更加注重對產品的把控,以及對生產的升級。



        關鍵詞: 物聯網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阳县| 温州市| 沽源县| 建宁县| 寿阳县| 青龙| 临武县| 祥云县| 都昌县| 开平市| 永靖县| 墨竹工卡县| 呼伦贝尔市| 文山县| 钟山县| 博爱县| 尉氏县| 常州市| 乐清市| 塘沽区| 玉屏| 汉源县| 宣恩县| 龙江县| 彭水| 德州市| 都昌县| 资中县| 安吉县| 鹿泉市| 从化市| 清原| 仙居县| 梓潼县| 陕西省| 甘孜| 灵石县| 蓬莱市| 大邑县| 黄平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