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手機產業(yè)鏈國產化:中國零部件產業(yè)的崛起

        手機產業(yè)鏈國產化:中國零部件產業(yè)的崛起

        作者: 時間:2017-07-04 來源:ittbank 收藏
        編者按: 一部智能手機里面,最貴的單個部件就是屏幕,那么除了屏幕,還有東西最貴呢?攝像頭模組是一個,另外還有以處理器、基帶芯片為核心的各種集成電路,各種主要機械、電子元件和結構件,今天我們來看看手機里在這些領域已經誕生了哪些中國力量。

          偏光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305.htm

          偏光片占液晶面板成本的11%左右,也是主要材料,也是我國液晶面板技術國產化最困難的領域之一,偏光片位于液晶面板兩側,通過透射或阻斷背光模組中發(fā)出的光線,調整像素亮度并再現顏色,使人眼看到顏色鮮艷的顯示影像,沒有它,液晶面板就不能顯示。



          從圖可以看出,中國有兩家,三利譜和盛波光電,日韓占領導地位。

          彩色濾光片

          彩色濾光片是液晶面板中最貴的部分之一,成本占了10%以上。

          業(yè)界的液晶面板廠家,大多都自制彩色濾光片,例如三星自制比率為75%,而奇美和LGD的自制率則高達90%以上。我國京東方和天馬這些廠家,也有自己的彩色濾光片廠, 不過自制比例比不過韓國和中國臺灣,大約70%左右需要進口,主要是進口來源是日本的凸版印刷、大日本油墨(DNP)、東麗公司(TORAY)三巨頭。

          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國產化進展也比較喜人,首先國內各大面板廠都在不斷提高自產彩色濾光片的比例,在國內液晶面板銷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國內對外購彩色濾光片的需求卻在不斷減少,這是自制比例不斷提高的結果。

          另外在專業(yè)外購領域,國內主要是以龍頭企業(yè)東旭光電為首,已經在2015年大舉投資30億人民幣開投彩色濾光片產線,引進的是日本DNP的技術和產線工藝,DNP甚至將其唯一一條第五代TFT-LCD用彩色濾光片生產線整體轉給東旭光電,其中國市場份額也同時會轉移到東旭光電手中。而東旭光電彩色濾光片客戶已經固定為國內的龍騰光電和京東方,今年第一季度將開始量產。

          根據東旭光電與龍騰光電簽署的《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僅龍騰光電1條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就能消化東旭光電5代彩色濾光片生產線70%以上的產能。

          從東旭光電大舉投資的氣定神閑就知道,我國在液晶面板領域份額擴大的好處,東旭的彩色濾光片產品,打進日本韓國及臺灣地區(qū)液晶面板的供應鏈肯定很難,打進國產面板的供應鏈就容易的多。

          不過我們要看到,盡管份額在提高,而且龍頭企業(yè)也在大舉投資,也要看到,國內京東方,天馬這些大廠,進口比例仍在70%以上,而且東旭光電今年一季度投產的這條線,也僅僅是5代線,高世代配套的彩色濾光片還是空白。

          混合液晶材料

          混合液晶材料是液晶面板基礎材料,只占液晶面板總成本的3%左右,不過對液晶面板的性能至關重要。

          我國有一家銷量排在世界第三的液晶材料企業(yè)誠志永華,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65%,但是請注意,液晶包括多種,低端的黑白屏可以是液晶,誠志永華主要是黑白液晶屏占有優(yōu)勢。

          而高端的用于智能和電視的TFT液晶材料,德國默克、日本智索(Chisso)和日本DIC三家壟斷TFT液晶市場,合計全球市場份額超過90%,可以說這三家壟斷了全球市場。

          我國主要是誠志永華和江蘇和成可以為液晶面板廠供應TFT混合液晶,另外還有一家八億液晶也異軍突起,成為了京東方2017年國內第一液晶供應商。

          2016年,全球TFT液晶材料需求量在700噸左右,大陸液晶材料廠商整體銷售量預計在40噸左右,已經占到了全球的5.7%, 而2015年大陸液晶材料廠商出貨僅為27噸,也就是說,2016年中國本土液晶材料出貨增長高達50%,遠遠高于全球發(fā)展速度。

          對比下全球TFT液晶材料出貨量,2013年為600噸,2016年為700噸,三年增長僅為16%左右。國內TFT液晶材料廠家,基本是向國產液晶面板廠家供貨,因此預計未來10年,國產液晶材料會在國產品牌帶動下有較大規(guī)模增長。

          以和成顯示為例,2016年營業(yè)收入為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3.7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38.3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1.41%

          驅動IC

          成本占了大約5%左右,這是我國比較弱勢的領域,目前驅動IC, 日系主要供應蘋果,韓系自產自銷,大陸的面板驅動IC,主要來自臺灣廠家和格科微和新相微,根據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14年兩家在我國市場的占有率為22.2%,其中新相微大約14%,格科微大約8%。也就是75% 驅動IC需要進口。大多來自臺灣,例如聯詠,晨星等。

          其中國產最大的驅動IC廠家新相微,最近兩年增速尚可,2016年10月,京東方產業(yè)基金入股新相微,扶持國產IC增量。2017年,新相微將會首次量產LTPS-LCD的驅動IC,擺脫之前一直不能量產高端LCD產品驅動IC的情況。

          據CINNO Research預估,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政策及資金的扶持下,除了新相微和格科微兩家外,已經有更多的企業(yè)開始發(fā)力面板驅動IC市場,國內面板驅動IC國產化率有望在2018年提升至35%以上,相比2014年增長60%。新相微的目標,是到2020年進入世界前五。

          背光模組

          背光模組是顯示面板最貴的部分,占了成本大約20%以上,但是技術難度不高,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全球絕大部分背光模組都是在我國生產。

          但是背光模組60%左右的成本來自光學膜,主要包括擴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等,這方面國產進度還不錯,發(fā)展速度很快,

          以光學反射膜為例子,寧波長陽科技展現了極高的增長速度,2014年營收1.49億,2015年營收2.5億,2016年營收已經達到4億人民幣。在液晶電視等使用的大尺寸反射膜領域世界份額達到了35%,已經位列世界第一,超過了日本東麗和帝人。

          國內比較專注擴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生產的寧波激智科技,增長也很快,從2014年到2016年保持年增30%的速度,份額在持續(xù)擴大,根據激智科技2017年2月發(fā)布的財報,2016年營業(yè)收入6.13億元,增長29.79%,凈利潤6349萬元,增長10.75%。

          光學膜國產康得新是龍頭主力,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光學膜生產企業(yè)之一,根據2017年康得新發(fā)布的財報,全年收入92.25億人民幣,增長22%,凈利潤19.78億人民幣,增長37.47%。康得新是多業(yè)務集團,來自光學膜的收入占比大約70%左右。

          然而更上游的材料,國產還需要繼續(xù)努力 這些光學膜的生產主要原料是光學基膜,要生產光學膜,就要采購光學基膜,目前在光學基膜方面,全球80%以上的產能由三菱樹脂、東麗、帝人、杜邦、可隆、SKC、東洋紡等幾大巨頭所壟斷。國產的廠家有樂凱集團,康得新,裕興股份,南洋科技(東旭成化學)等等。

          康得新在光學膜領域迅速增長以后,也在開始自研光學基膜,康得新在2016年4月開工建設光學膜第二期1億平米高分子材料工廠,就包括了光學基膜項目,預計未來會保持高速增長。

          光學基膜是需要PET薄膜(聚酯薄膜)切片作為基材,而Display Research估計2016年全球需求為36萬噸,目前正在高速增長的康得新有大約5萬噸產能,配套自己的光學膜生產。

          另外南洋科技公司發(fā)布的2016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2.35億元,同比增長33.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20.3%。 南洋科技公司表示,營業(yè)收入增長33.73%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年產2萬噸光學級聚酯薄膜項目”的投產。

          靶材

          靶材此前也一直是日本韓國壟斷,但目前國產化率也已經較高,而且在進一步提升。

          隆華集團旗下是四豐電子是中國鉬靶材的主要供應商,可以為全世代的面板產線提供產品。四豐電子在2017年3月突破了LCD和AMOLED用高純度寬幅鉬靶材,寬度高達1800mm,是目前全球AMOLED產線要求規(guī)格最大的鉬靶產品,也代表鉬靶生產的最高水平。

          另外在ITO靶材方面,國內廣西的晶聯光電公司在2015年突破了日本韓國掌握的ITO靶材生產核心生產工藝——常壓燒結ITO靶材技術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尺寸ITO靶材生產技術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問題。該公司2016年8月被國內龍頭鉬靶材企業(yè)隆華集團收購。

          2017年2月,隆華集團旗下晶聯光電已經在洛陽開始擴產,未來三年形成200-300噸ITO靶材生產能力,打破日韓壟斷。2016年,受主營的化工,石油,煤化工行業(yè)去產能影響,隆華集團業(yè)績大幅下滑,但是其靶材業(yè)務卻持續(xù)發(fā)力,成為其一大亮點,上半年靶材營收同比增長78.02%、毛利率同比增長12.40%

          生產設備

          最后在生產設備方面,國產液晶面板廠家投資產線,動輒數百億,在以往幾乎都要從日韓進口,國內各大面板廠家也在努力實現生產設備的國產化。

          例如合肥欣奕華智能制造公司,為京東方做液晶面板生產設備配套,主要做搬運機器人和自動檢測設備,該公司2013年成立,2014年營收就達到人民幣9,991萬元,2015年更猛增5倍達到5億元人民幣,2016年預計也會超高速增長。

          再比如國內做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產線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yè),深圳精測電子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25.5%;凈利潤9868.42萬元,同比增長28.58%。



        關鍵詞: 手機 處理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江源县| 南澳县| 疏附县| 洞头县| 西和县| 宁晋县| 普安县| 郎溪县| 天等县| 临漳县| 满城县| 荣成市| 韶关市| 湖北省| 驻马店市| 西青区| 昌图县| 嵊州市| 河北区| 六枝特区| 桐柏县| 启东市| 安平县| 特克斯县| 盐源县| 怀远县| 甘孜县| 将乐县| 大厂| 汉沽区| 丰城市| 天水市| 沂水县| 色达县| 安康市| 尼勒克县| 建昌县| 上栗县| 通许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