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產業鏈國產化:中國零部件產業的崛起
屏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305.htm
在屏幕領域,中國企業以京東方為首已經開始崛起,2016年京東方的營收首次超過日本目前唯一的顯示面板廠家JDI。京東方也是中國手機零部件產業首家規模達到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顯示面板行業除了京東方以外,還有多家中國企業的營收都達到了100億的級別,例如華星光電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23.1億元,同比增長23.8%。深天馬2016年營業收入107.37億,同比增長1.97%,凈利潤5.69億,同比增長2.58%。其他還有昆山的龍騰光電,很可能其收入也過了100億。還有信利國際,2016年其營收為221億港元(約1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凈利潤為5.82億港元(約5.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2%。信利國際是多業務集團,顯示面板是其主要業務之一。

液晶面板主要的六種原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濾光片、混合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靶材、生產設備等。(注:原材料的成本比例,僅供參考,在不同的時期,這個成本比例變動較大)
液晶玻璃基板(手機玻璃)
這個領域目前我國是絕對霸主,蘋果和三星的玻璃蓋板基本來自中國的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兩大巨頭。
世界第一是中國的伯恩光學,這是家港資私人公司,主要工廠在惠州市惠陽縣,不過其簡直是中國最神秘的手機供應鏈巨頭公司,至今連個官網都沒有,也一直沒有公布運營數據。
2016年1月,其創始人楊建文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伯恩光學2015年營業收入為300多億元,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屏幕玻璃供應商,全球市占額超過60%,預計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400億元。不過2016年營收真實數據如何,目前尚未披露,無從知曉。
事實上,有不少人是懷疑伯恩光學的營業收入是否真的有300多億的,畢竟從第三方掌握的進出口數據來看,其出貨量并沒有超過藍思科技太多,可以說不相上下。但是不管怎樣,這兩家是領頭羊是無疑的。
世界第二是藍思科技,2016年營業收入152.36億,下降11.56%,凈利潤12.04億,下降21.96% 。
隨著世界主流手機廠家最新手機型號都在向3D玻璃進化,并且今年下半年在陸續推出玻璃后蓋的手機,藍思科技今年業績預計會大幅提升,2017年一季度營業收入41.08億,大幅上漲53.54%,凈利潤2.2億,上漲33.66%。
藍思科技目前是三星S8、華為榮耀Magic、VIVO Xplay6、小米6等產品3D玻璃的主要供應商,公司的“3D曲面玻璃生產項目”將在2017年實現全面達產,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2700萬片,預計今年公司3D玻璃整體出貨將達到4000萬片以上。
目前藍思科技與伯恩光學占據3D曲面玻璃市場份額95%以上。
當然,盡管3D玻璃在迅速增長,目前市面仍然以2.5D玻璃為主,以藍思玻璃為例,其今年2.5D玻璃的出貨預計為5.5—6億片,遠遠超過3D玻璃。
世界其他手機玻璃公司跟這兩家都不是一個級別的,排在第三和第四的分別是我國的歐菲光和合力泰,其出貨量不到伯恩和藍思任何一家的三分之一。
這兩家也是蘋果公司iPhone手機玻璃的僅有供應商,下一代iPhone8本來還有鴻海旗下的正達,但是其由于良率比較低,基本判定出局,蘋果的訂單確定由伯恩和藍思兩家分食。
另外一個利好是伯恩和藍思大規模投資3D玻璃產線,對上游的玻璃精雕機,熱彎機等生產設備的需求猛增,勁勝精密旗下的東莞創世紀的玻璃精雕機出貨有望進一步提升。
預計玻璃生產設備將大幅帶動勁勝精密的業績上升。
本文前面提到的勁勝精密,主要業務是金屬殼,CNC數控加工機床,塑料結構件等,目前其新業務玻璃精雕機一季度出貨超過預期。
其集團2017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實現16.32億元,增長33.04%,凈利潤1.48億元,增長4.2倍 。
前幾年手機后蓋逐漸由塑料進化到了金屬,現在從金屬發展到非金屬材料的趨勢非常明顯,目前業界有兩種演進路線,一條是比較主流的玻璃后蓋+金屬中框,這表明市場對玻璃蓋板的需求在進一步提高,除了第一梯隊的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在繼續大舉投資以外,連聲學巨頭瑞聲科技2017年2月也投資128億開建3D玻璃生產基地 。
另外一條是非主流的陶瓷材料后蓋路線,目前是小米Mix以及后續的小米6陶瓷尊享版在用,其供應商為潮州三環集團,該公司在國內目前沒有競爭對手。
為押寶更多科技路線,藍思科技也投資5億元陶瓷面板生產基地:與華聯瓷業共同設立的藍思華聯子公司從事特種陶瓷新材料的研發、生產,擁有耐高溫、超耐磨、生物識別親和特性的陶瓷片可大量用于智能終端和電動汽車。
另外還有一點,伯恩和藍思的上游產品是玻璃基板,目前還是采購美國康寧公司的玻璃基板為主,例如藍思95%的玻璃基板都采購自康寧,買過來之后再經過精雕,熱彎,絲印,鍍膜等工序做成手機用的保護玻璃。
我在液晶面板產業鏈一文中曾經提到,玻璃基板目前世界三強是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和電氣硝子,目前我國玻璃基本的龍頭企業東旭光電排在世界第四。如果東旭光電能夠也打入伯恩和藍思的供應鏈,又將是一件喜事。
目前藍思科技和東旭光電兩家公司已經在2016年6月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告顯示“雙方將共同在包括高鋁蓋板玻璃、藍寶石玻璃、石墨烯基柔性顯示屏在內的光電顯示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層面開展技術研發”。說明藍思玻璃在力圖擺脫對美國康寧公司大猩猩玻璃的依賴,實現國產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