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面臨四大威脅,擬借晶圓代工突破重圍

        英特爾面臨四大威脅,擬借晶圓代工突破重圍

        作者: 時間:2017-01-17 來源:DIGITIMES 收藏

          (Intel)在芯片市場的領先地位正面臨四大威脅:制程優勢的流失、AMD全新Zen架構處理器的反撲、ARM解決方案市占率持續提升,以及繪圖處理器(GPU)運算解決方案的盛行導致服務器CPU需求降低。不過2016年8月,宣布與安謀達成授權協議,將以10納米制程為客戶代工生產ARM架構芯片,并在剛落幕的2017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確認,采用10納米制程的CannonLake將會在2017年底前推出,可望為英特爾增加營收與競爭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2988.htm

          據SeekingAlpha網站報導,英特爾技術與制造事業群副總裁暨客制化代工共同總經理ZaneBall表示,英特爾將透過客戶已可使用的新型基礎IP,推動這些生態系統發展,并提供代工客戶10納米平臺的ARMArtisanPhysicalIP。客戶可以充分利用此IP達到最佳功耗、效能和面積(PPA)指標,在手機、物聯網(IoT)和其他消費應用上完成高效能低功耗的設計部署。

          部分人士認為英特爾跨足代工業務并沒有實質好處,畢竟英特爾生產自家設計的芯片,利潤比商品化的代工業務更高,也不用與臺積電或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競爭。但過去9個月,英特爾的毛利率為60.6%,營業利益率為19.8%,臺積電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則分別為49.3%和39.1%。臺積電純代工業務的利潤似乎比經營自有品牌的英特爾還高。因此英特爾提供晶圓代工服務未必會降低其獲利能力。

          此外,過去9個月英特爾的營收達430億美元,臺積電則為215億美元。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占有率為55%,假使英特爾搶下10%的晶圓代工市場,將可增加9%的營收,以英特爾擁有技術和產能來看,市占率應不只10%。

          制程方面,英特爾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雖然逐漸縮小,但仍居于領先地位。三星和臺積電的14/16納米制程相當于英特爾的22納米制程,即將推出的10納米制程則相當于英特爾的14納米制程,因此當英特爾開放第三方安謀客戶使用10納米制程生產芯片時,時程上至少領先其他業者半年。對于這些要求高效能的芯片,任何短暫領先都意義非凡,以蘋果為例,三星代工的芯片因攻耗表現不如臺積電優異,導致蘋果將整個芯片生產都委由臺積電。只要英特爾能提供更優異的制程,應可輕易取得競爭優勢,不過還是要視價格而定。

          英特爾的ARM芯片代工服務可望于2017年展開,到時候超微的威脅也逐漸結束,最大的風險反而是蘋果可能會在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升溫之前,以自家開發的芯片取代英特爾處理器。至于英特爾跨足晶圓代工對臺積電造成的影響則可能會在2018年浮現。



        關鍵詞: 英特爾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闵行区| 莱芜市| 乌兰察布市| 太康县| 五指山市| 新邵县| 宣化县| 梁山县| 绿春县| 台北市| 兴业县| 延安市| 汾阳市| 哈尔滨市| 安仁县| 巴南区| 普宁市| 临高县| 龙江县| 昌图县| 依安县| 昆山市| 葵青区| 西乌| 安多县| 临沂市| 澎湖县| 蒙阴县| 静海县| 台山市| 东明县| 青龙| 潜山县| 宁晋县| 凌海市| 平乐县| 天等县| 江北区| 吴川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