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大陸IC設備供應不足為產業發展一大挑戰

        大陸IC設備供應不足為產業發展一大挑戰

        作者: 時間:2016-09-21 來源:Digitimes 收藏

          大陸近來更新了在顯示、封裝、8吋、12吋前端廠產能等項目的投資,全球設備供應商也忙著調整預算,以因應大陸IC市場的需求,而大陸國內設備供應量不足,則是令大陸政府最頭大的問題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033.htm

          市調機構IC Insight指出,隨著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等多家廠商陸續擴大大陸工廠的產量,大陸正迅速成為3D NAND的全球制造中心。另一方面,盡管美國在國安考量下開始限制尖端科技出口,但對于依賴40納米微影疊對(overlay)與蝕刻技術的3D NAND并不構成太大影響。

          根據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 Design Community報導,目前大陸國內IC市場規模約稍高于1,000億美元,而大陸2015年生產的價值約為130億美元。半導體顧問公司Semiconductor Advisors的Robert Maire指出,大陸目前國內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嚴重不足,因此仍需仰賴國外進口設備。大陸政府雖試圖縮小供需間的差距,但成效可能不如預期。

          在2015年的這波整并風潮中,大陸廠商成功收購了CMOS影像感測供應商Omnivision、存儲器廠商ISSI、恩智浦(NXP)旗下RF部門、Pericom半導體、以及Mattson Technology。

          市場顧問公司TAP Japan指出,大陸需在設備部門建立起國際視野,才能與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等大廠競爭。盡管一些日本設備供應商在利基市場取得了成功,但整體而言,要在國際舞臺立足,對于中等規模的日本廠商而言是一大挑戰,大陸廠商也面臨著同樣的難題。

          而大陸在封裝方面的成功發展,不失為一個參考。大陸封裝部門市值占了全球封裝市值的43%。大陸封裝部門的成功,很大一部份是借由收購其他亞洲廠商達成。

          以江蘇長電科技(JCET)為例,除了收購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外,該公司還與中芯國際(SMIC)合資,共同發展級封裝、凸塊(wafer bumping)與扇出型封裝技術。而多封裝在物聯網市場將扮演關鍵角色。

          此外,中芯國際的許多客戶仍舊偏好使用8吋晶圓。2015~2019年間,全球將有17條8吋晶圓生產線啟動,其中有6條生產線都位在大陸。

          盡管中芯國際已連續多年成長達二位數,但其他二階大陸晶圓廠的營收卻面臨衰退,因此大陸晶圓廠的整體成長還是低于大陸政府的預期。

          顯示技術是大陸另一個發展的重點。應用材料財務長Bob Halliday表示,他們半數以上的訂單都來自大陸。Halliday也相信大陸政府未來在半導體產業的投資將有增無減。



        關鍵詞: 芯片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东丰县| 民丰县| 贺州市| 新邵县| 龙山县| 郓城县| 武川县| 浪卡子县| 鄂尔多斯市| 油尖旺区| 从化市| 藁城市| 儋州市| 柏乡县| 邹平县| 色达县| 璧山县| 青河县| 黑山县| 信宜市| 咸丰县| 东山县| 南阳市| 大埔县| 淮南市| 肇东市| 蚌埠市| 油尖旺区| 同心县| 伊川县| 奈曼旗| 江川县| 鱼台县| 徐水县| 沁阳市| 正蓝旗| 保康县| 云南省| 扬中市| 田东县|